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評論

季穎:大學四年,我們“捌熟”?

2013年07月17日08:30來源:人民網字號:

摘要:“功夫在校外”的情況越來越突出,同學之間沒空交往。“大學四年,大一認真上課,大二忙考証,大三忙實習,大四找工作。”這,似乎是許多大學生的普遍寫照。

近日,一套畢業紀念T恤衫走紅微博,引起不少大學生的共鳴——“大學四年,我們捌(同‘不’)熟!”T恤衫設計者是交大安泰經管學院畢業班學生,靈感源自畢業前夕一名女生的無心之語:“大學四年,我們不熟。”這句話讓同學們深有感觸,正巧班級序列第八,所以,班委會取繁體字“捌”及網絡語言“不”之意,設計了這套一語雙關的紀念T恤。

同學四年,為何不熟?

有的說是因為大學擴招班級人數增多后,同學之間交流機會減少。一名八班女生透露,學院本屆畢業生有300人,分成幾個專業。以100人的金融專業為例,因為上課座位不固定,還常有人遲到、曠課,課前課后大家交流不多。上完一個學期的課,有些人連一句話也沒有說過。

有的說是因為“功夫在校外”的情況越來越突出,同學之間沒空交往。“大學四年,大一認真上課,大二忙考証,大三忙實習,大四找工作。”這,似乎是許多大學生的普遍寫照。的確,“就業難”讓象牙塔裡的莘莘學子無法坐一張“安穩的書桌”。那些本該用來在課堂辯論、在操場揮汗、在圖書館靜思、在綠地上沉吟、在月光下嬉戲的時間,都交給了忙忙碌碌的車輪子。

還有的說是因為宿舍人員少了,校外租房多了,同學之間謀面難。復旦大學行政管理專業的小黃幾乎是獨佔寢室,因為“同屋的兩個上海學生下課就回家,另一人在外租房,四年下來,連面都沒見過幾次,更別說聊天。”上海大學有個班140人中大半是上海的,大部分時間住在家裡,外地生中6人在外租房,甚至有家長怕子女不適應寢室生活,買下學校附近公寓,等子女畢業后再賣出——據說因此賺了一大筆。

以上說的,確是事實,於是我們就這樣“捌熟”下去?大學對塑造學識、思想、價值觀的作用自不待言,朝夕相處的集體生活,對建立值得一生守護的友誼,更殊為難得。現在的90后也許不覺得錯過了與同學的深入交往有什麼可惜,但將來會發現,與其在網絡上晃悠數年,不如在同學肩上痛哭一晚。那些一起愛過恨過笑過哭過痛過醉過的時光和伙伴,原來竟是那麼可貴。友情,也需要花工夫去“經營”。

分享到:

(責編:牛寧、鄒雅婷)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