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陝西江西內蒙古山東吉林移民書畫商城環保縣域創投招商華商創新滾動

海外網>>評論

張建偉:大家齊來扮“公知”

2013年08月03日08:13|來源:正義網-檢察日報|字號:

摘要:如今社會是名聲社會,有了名氣,人名就變成了名人,各種利益紛至沓來。知識分子扮演“公知”,在網上以一種偏激、出格言論博取眼球和歡呼也是一種成名捷徑。

公知者,公共知識分子之簡稱也。對於這一新物種,我近來頗有些懷疑。

理查德·波斯納曾著專書研究“公共知識分子”,書名《Public Intellectuals:A Study of Decline》,中文直譯為《公共知識分子:衰落之研究》,大有唱衰“公共知識分子”之意。波斯納眼中的公共知識分子,是這樣的群體:“許多學者的著作超出本身的研究領域,換句話說,就是以一般大眾為訴求對象。但其中有部分是心血來潮,例如克林頓彈劾案,許多哲學家、歷史學家、法學教授傾巢而出,針對本案高談闊論。整體來看,這些言論的水准實在低得可以……公共知識分子族群發表的評論多半毫無意義,宣示出他們對案子本身的認知膚淺。”

我們身邊的公共知識分子,也有此特性。他們雖然依托各自專業領域指點江山,但決不受自己專業領域的限囿,對於幾乎所有社會熱點話題,都熱心添一把干柴,加一把光熱,讓火勢更旺。於是舉凡社會眾生矚目事件,總能見到他們的身影,連上帝的橡皮擦都將他們擦抹不掉。有長篇大套的滔滔言論焉,有三言兩語的微博放話焉,隔三岔五就見他們又發表公知高見矣。

平心而論,公共知識分子對於懲惡揚善、激濁揚清乃至引領大眾、啟發民智作用積極,貢獻頗大,確實不可抹殺。波斯納曾言:“所謂‘知識’,就廣義的層面而言,功能包括闡釋解讀、指出同儕的錯誤、呼吁各界重視備受忽視的議題、鼓勵民眾思考等等。”有一些社會丑惡現象,一經他們道出,魑魅魍魎無可遁形,暴露於輿論之下,灰頭土臉,狼狽不堪,事情沒准就有了轉機。公共知識分子在其中扮演著領袖群倫的角色,他們以巨大的社會影響力推動著社會的進步,這是不爭的事實。相比之下,社會一般民眾,雖可聚蚊成雷,畢竟每一位發言鼓噪者都受到人微言輕規律的限制,難以振臂一呼,生鼓舞士氣之效。仔細觀察,我發現人類大概有期待或者推出領袖人物的天然傾向性,他們甘願聚集在一些有領袖氣質的人物的大旗之下,一起跳躍歡呼,充當拱衛之士,並且為那些領袖人物說出自己的心聲而狂喜不已。

不過,公共知識分子也有他們的軟肋,他們有些是憤憤不平的知識分子(或許只是知道分子而已),各種不滿、失意養成他們的仇恨心理,他們從擁擠的網路上找到自己的精神寄托,博客和微博成為他們的發泄口,他們懂得迎合一部分民眾的期待,用偏激的言論使他們的憤懣得以一瀉千裡,並贏取網民的認同和贊許,進而得到溫暖。理查德·波斯納揭秘公共知識分子,語帶諷刺,稱“知識水准並不是公共知識分子最寶貴的特質。除了提供知識,公共知識分子的產品還具有兩種功能:娛樂效果與創造認同感。”還有某些公知,在這個過程中虛飄起來,獲得一種虛妄的優越感,竟公然聲稱要為民眾普法,要給百姓啟蒙,不想有時言語失當,反而被網民用言語痛扁,激起滔天的輿論討伐,一天工夫就將其卑瑣打回原形。

如今社會是名聲社會,有了名氣,人名就變成了名人,各種利益紛至沓來。知識分子扮演“公知”,在網上以一種偏激、出格言論博取眼球和歡呼也是一種成名捷徑。波斯納曾言:“最典型的公共知識分子就是所謂的‘專家學者’。他們的事業前途有足夠的保障,收入優渥,衣食無虞……以學者的身份粉墨登場,不論結果是聲譽鵲起或惡名昭彰,反正都是‘成名’的捷徑。”波斯納談到“公知”之害,曾言:“公共知識分子經常拋頭露面,憑著學術地位沽名釣譽﹔整個市場缺乏品質管控的機制,公共知識分子經常發表荒謬的言論,一般民眾的知識有限,根本無法判斷其所言真假,‘理念的市場’亂象叢生、毫無規范。至少從提升民眾公共議題認知的角度來看,公共知識分子可謂信用破產的族群。”

我對於“公知”的懷疑,來自對於某些“公知”私德的了解,他們說的一套與做的一套鑿枘不合,人格頗為分裂,不看他們的私下行為隻聽他們的公開言論,卻是人格高尚、熠熠生輝也。此外,我發現一些公共事件中某些“公知”的表現十分耐人尋味,他們隻有立場,沒有是非,真相不是他們真正所關心的,倒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黨同伐異的勁頭倒是十足。他們沒有包容異見的氣度,要是一旦掌握權力,恐怕如孔子誅殺少正卯,讓輿論與自己一律也。民主、自由、法治、人權不過是他們唇上的耐用消費品,鑒於他們的言論對社會進步的客觀作用,他們的雙重乃至多重人格也就沒有必要深究了。

有人譏諷,公知乃“公公知識分子”之謂也。“公公”者,閹人也,暗指所謂“公知”缺乏血性,他們發表言論,雖然偏激,盡管出格(不如此不足引人注目也),但說什麼道哪些,都是小心掌握著分寸,故並不敢真的承擔起言責。這種稱謂語涉惡毒,非某之所敢深知也。

(張建偉,清華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最高人民檢察院瀆職侵權檢察廳副廳長。著有《司法競技主義》、《刑事司法:多元價值與制度配置》、《証據法要義》等。座右銘:“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原標題:大家齊來扮“公知”)

(責編:牛寧)

分享到:

公知

時政國際評論台灣華人文史財經

最新熱點>

嫖客稱得知賣淫女未成年倍感痛心 助其脫困

揭秘:戴笠死后女秘書為何被秘密處決?

熱圖>

視頻>

論壇熱帖>

猜你喜歡>

桂林一學校附近發生爆炸 已致1死20多人傷

滬自貿區或試水人民幣自由兌換 專家:需謹慎

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陝西|江西|內蒙古|山東|吉林|移民|書畫|商城|環保|縣域|創投|招商|華商|創新

網站地圖 | 關於海外網 | 廣告服務 | 海外網招聘 | 聯系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海外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京ICP備12041252號
投稿郵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