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吉林陝西山東江西內蒙古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滾動
2013年11月20日10:29|來源:中國青年報|字號:
即使是學術問題,有時候也很難調查。比如學術貢獻方面,有的投訴者舉報院士候選人沒有真正起到項目第一負責人作用,是挂名的。“我們要調查,他是否真起到了第一負責人作用。就是說,研究的方案、總體思路是不是他提出來的,是否參加了某些領域的實質性工作。投訴人往往說,他哪懂這個呀?都是人家幫他弄的。我們要判斷他起什麼作用。有時候一個大課題裡面有很多分支,可能有些分支他不是專家,但宏觀領域他是不是專家,有沒有起到第一負責人作用,這個調查很難。”
沈國舫說,調查組的工作完成以后,會形成書面報告,先向學部常委會匯報,常委會通過后,在院士選舉前,會專門安排時間對投訴情況進行說明。“至於結論,有的是查無實據,有的是有些小毛病,有的確實有毛病,也有的結論性意見不是很明確,請院士們自己判斷。”
連調查組都沒有明確結論,學科分工又是隔行如隔山,很多院士本身也對候選人不熟悉,如何讓他們作出“自己的判斷”?沈國舫說,有投訴,就會影響院士投票的選擇,“我也感覺到這一點,老好人的院士候選人佔便宜,當校長的候選人是要吃虧的,他們更有可能遭到投訴。”
在調查處理的過程中,結論作出后,沒有給被投訴人申訴的機會。沈國舫承認,這確實是薄弱環節。“調查組一般都會跟投訴人、被投訴人單位接觸,隨后,還要跟被投訴人見面,請他談談自己怎麼看。最后下結論,如果他本人對調查結論不同意,沒有一個申訴的機制。我們不是司法機關,雖然盡量做到公正公平,但沒有公平到法律上的程度,不能當庭申訴、抗辯。有些院士候選人覺得自己被冤枉了,對下的結論有不同看法。”
扭曲的調查結果更大的問題在於,調查結果被扭曲。
以張曙光案為例,針對舉報,中科院成立了調查組,展開了調查。舉報人也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他獲知,他原本是中科院調查組尋訪到的介紹情況的人選,他也准備如實講述他所掌握的情況。
然而最終,中科院採取了“組織”對“組織”的方式,要求原鐵道部進行調查。原鐵道部聲稱,學術成果的確是張曙光的,“態度很肯定”。
![]() | ![]() |
(責編:張婷)
院士,制度
網站地圖 | 關於海外網 | 廣告服務 | 海外網招聘 | 聯系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海外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京ICP備12041252號︱京ICP証130063號
投稿郵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