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滾動 紙媒
2014年03月17日06:42|來源:海外網|字號:
摘要:消費維權的“3·15困境”以及民眾對“3·15”的認知態度改變,實質上是在呼吁有關部門給監管“加碼”。隻有讓日常的監管硬起來,不缺位、不失語,才能重塑公眾對“3·15”的信任。 |
尼康單反鏡頭頻頻進灰,歷時兩年拒不承認是設計問題﹔過期兩年之久的原料、爬滿虫子的面粉,堂而皇之地進入多家知名糕點店﹔曾因“毒膠囊事件”遭輿論痛批的工業明膠,竟也廣泛用於制作糖果、酸奶等食品……又是一年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又有一批不良企業被推上曝光台,但很多人都已經覺察到“3·15”的某種變味。
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以央視“3·15晚會”為代表的消費打假活動,在揭穿消費陷阱、黑幕和騙局方面功勛卓著,已經成為每年3月公共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飽受各種假冒偽劣產品坑害的消費者,急切期待能在3月15日這一天看到不良企業被曝光,也希望作為“社會瞭望者”的媒體能告訴大家哪些產品應該被列入“消費黑名單”。總體而言,每年“3•15”都能給社會帶來一些正能量。
不過,最近幾年“3·15”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似乎已經不如從前。盡管各家報紙和電視台依然會推出一些負面案例,但圍觀者總覺得有些不過癮、不給力,似乎沒有真正能稱得上“重量級”的曝光。究其因,一方面是因為消費領域的“硬骨頭”確實難啃,另一方面是因為很多企業的公關攻勢日益迅猛。除此之外,“8點20發”之類的小插曲,也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公眾對“3·15”的看法。
正因如此,每年都有人提出取消“3·15”之類的建議。但問題是,沒有了“3·15”,中國的消費環境就能變好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毋庸贅言,在假冒偽劣商品層出不窮的大環境下,諸如“3·15”這種給消費者維權、整肅消費秩序的行動,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如果真有一天要取消“3·15”,前提應是日常每一天的消費維權都能有通暢的維權渠道、強硬的法律保障,現在談取消顯然為時過早。
在公眾對“3·15”的吐槽、批評慢慢多起來之后,最該反思的其實是負有監管之責的職能部門。嚴格說來,每年“3·15”被媒體曝光的負面典型,其實都應由相關部門在日常監管中發現,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假冒偽劣產品對公眾的傷害。但現實是,很多問題都是先由媒體通過暗訪和調查發現,然后在3月15日前后曝光,緊接著再由職能部門跟進解決。
在這種被動的響應模式下,消費維權和消費打假就像割韭菜,割完一茬之后很快“春風吹又生”,下一次隻能等來年“3·15”。消費維權的“3·15困境”以及民眾對“3·15”的認知態度改變,實質上是在呼吁有關部門給監管“加碼”。隻有讓日常的監管硬起來,不缺位、不失語,才能重塑公眾對“3·15”的信任。
當然,扭轉“3·15”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也需要開展輿論監督的各類媒體更好地扮演監督者的角色。監督打假是維護公共利益,也是拓展媒體影響力的重要舉措,在公利和私利的博弈之中,切勿把打假和消費維權做成某種“生意”。
(湯嘉琛,海外網專欄作者)
海外網評論頻道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海外網(www.haiwainet.cn),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各方關注中國“3·15”】
(責編:牛寧)
315 打假 8點20分 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