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21 08:33:36|來源:參考消息網|字號:
【延伸閱讀】
美學者分析一戰警示:小危機也能演變成全球沖突
2014-08-05 10:36:13
當地時間8月4日,倫敦特拉法加廣場的夜空一道光柱劃破天際,這是為了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百年的一個特殊的活動。作為紀念活動的一部分,英國各地在8月4日當晚關燈一小時來悼念在一戰中死去的同胞,燈光點亮倫敦夜空的活動將持續七天。
視頻:多國元首出席一戰紀念儀式悼念遇難者祈望和平來源:上海東方高清
中新網8月5日電 英國《金融時報》5日發表美國哈佛大學歷史學教授尼爾 弗格森的文章稱,目前烏克蘭危機引發俄與西方關系緊張,與一戰爆發前的形勢相似,人類必須吸取一戰的教訓,即隻要決策者犯下一系列錯誤,即便是較小的危機,也能演變成全球沖突。對俄羅斯的制裁無助於烏克蘭危機的解決。
文章稱,自馬航MH17航班在烏克蘭東部墜毀以來發生的一系列事件,與1914年6月奧地利大公弗朗茨 斐迪南(Franz Ferdinand)被刺殺之后的事件極為相似。
現在和當時一樣,危機逐步惡化。甚至在馬航MH17航班被擊落之前,華盛頓就加大了對俄羅斯的制裁。上周,美國和歐盟全都採取進一步措施,對俄羅斯經濟中的整個部門施加制裁,而不是僅僅針對個人和特定公司。經濟制裁越嚴厲,俄羅斯總統普京就越有可能走投無路。實際上,西方現在正讓普京面臨選擇,是屈從壓力結束對烏克蘭民間武裝的支持,還是要確保他們不會被烏克蘭政府軍隊擊垮,從而加劇危機惡化。對於普京這樣的人來說,第一個選項是不存在的。
因此2014年7月的危機看起來是一個不祥之兆。最起碼,前蘇聯解體之后的俄羅斯和平融入建立在自由市場和民主基礎之上的西方世界秩序的希望已經落空。而最壞的情況是,最初烏克蘭東部一場小小的地方沖突,可能演變為一場規模大得多的爭奪歐洲主導權的爭斗。
如果重大歷史事件的根源有時候過於微小,從而讓同時代的人注意不到,那麼如今一場類似的危機不是也有可能在醞釀之中嗎?到底有什麼能讓7月的危機不同以往?就憑現在有聯合國(UN)和其他國際組織?很難這樣說:由於俄羅斯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聯合國在烏克蘭問題上陷入癱瘓。就憑現在有了歐盟?當然,這消除了西歐國家公然站在俄羅斯一邊(就像法國和英國在1914年做的那樣)的風險,但它沒有阻止從俄羅斯大量進口能源的歐盟成員國極力反對實施更嚴厲的制裁。
全球化在緩解國際沖突中發揮的作用呢?很遺憾,經濟的高度依存無法永遠阻止國家之間的戰爭。
也常常有人告訴我,在這個時代,是核武器的存在降低了世界戰爭的可能性。但是,即使這個觀點是正確的,也無法適用於當前情況。在為制裁深思熟慮的時候,歐洲的領導人絲毫沒有想過俄羅斯在導彈和彈頭方面擁有的巨大優勢。
一個更好的答案與常規力量的平衡、以及使用這些力量的意願的平衡相關。自冷戰結束以來,從任何有意義的標准來講,歐洲人都可以說自我解除了武裝,以至於沒有美國的幫助就無法作戰。更重要的是,歐洲人失去了戰斗的欲望。
一個世紀以前,英國政府認為德國侵犯比利時的中立性是一個合理的開戰理由,支持政府的英國人佔壓倒性多數。
即使在MH17航班被擊落后,也僅有十分之一的英國選民支持在烏克蘭部署西方的軍隊,以抵御俄羅斯。烏克蘭危機中根本性的不對等就是,克裡姆林宮有能力而且也願意使用武力﹔而在這件事上,歐洲人和美國人都不願意在經濟制裁以外更進一步。
歷史給我們留下的真正教訓是,隻要決策者犯下一系列錯誤,即使是圍繞一大片東歐三流房地產發生的相對較小的危機,也能演變成全球沖突。
文章稱,用制裁將俄羅斯總統普京逼得除了屈服或者戰斗以外別無選擇,就是一個錯誤。然而,如果假定不會有更多類似馬航MH17航班這樣的事件,這個錯誤的代價就主要是由烏克蘭人來承擔的。
當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00周年的時候,不要讓任何人聽信陳舊但卻一直持續的謊言,即他們的“犧牲”是必要而且高尚的。相反,這場戰爭最好應該被理解為現代歷史上最嚴重的錯誤。這是一個殘酷的事實。
一戰,殖民體系,國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