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07日13:22来源:海外网字号:
摘要:从理论上讲,没有户籍制度,教育部当然也就无从规定你必须有本地户籍才能报考了。户籍改革一直在进行,但步伐很慢,实质性的改革会牵涉到各方面的利益,比如社保、教育。 |
一年一度的高考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举行。就在上个月,一条新闻抓住了大家的眼球:因为户籍限制,在北京读中学的张图无法在京高考。无奈之下,他的父亲将他送进国际班,准备出国留学。随后,由于具有美国国籍的母亲提供援助,张图很快能以美国公民身份,参加“美国高考”。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变成美国人后,张图反而能在北京高考了。因为根据教育部政策,外国侨民享有直接参加北京高考的资格。虽然后来相关部门出面否定了这样的说法,但是“异地高考”这个话题再度成为今年高考期间的一个热点。围绕这个话题,我和北京大学法学院的教授、异地高考的坊间推动者张千帆有了一次面对面的访谈。
为什么我们的素质教育搞不下去?
高考实行分省命题是教育部多年倡导的一项高考改革措施,继上海(1987年)、北京(2002年)率先实行高考自主命题之后,自2004年起,先后增加天津、辽宁、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山东、安徽、江西、四川、陕西14省市单独组织本省市高考试题的命题工作。至2006年高考,全国共有16个省市试行自主命题。至此,“统一考试、分省命题”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
——资料来自 中国教育报
许戈辉:您觉得权力下放,每个省自己出题,到底意味着什么?事实上呈现的效果又是怎样的?
张千帆:各地根据自己的教育需要来出题,似乎会促进教育改革,促进素质教育。但事实上,效果是有限的。我们的教育管制模式没变,所以我们的永远是应试教育。通过分省命题根本不可能搞素质教育,它搞了10年以后,中央决策部门应该反思,靠这个搞不不去,同时它造成了异地高考问题。现在考卷不一样了,我在北京上了学,回老家怎么考啊?考不了啊。因为考卷不一样,教育不一样,等于你在美国学习,回中国来考,能考吗?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模式。北京应该说是最具有素质教育的条件,因为考生最受保护。就拿考北大来说,给他们的名额最大,他们考上北大的概率最高,但是北京还是搞不了素质教育,因为考北大、清华是极难的。所以素质教育必然搞不下去,它必然是应试教育。
许戈辉:您不只一次在媒体上说过,北大、清华是教育部垄断下的龙头老大。您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
张千帆:又牵扯到我们对教育的歧视性的关注。从招生开始就管,所有学校不是在同样时间招生。北大、清华首先要提前招生,那这些文科、理科状元全到了北大、清华。剩下的像一本,二本,民办院校,这些学校最后能招到什么学生。所以注定它们永远不可能发展起来,永远不可能跟北大、清华竞争,这样我们永远只有金字塔的结构,我们的自主招生考试变质了,变成一个掐尖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