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09日09:04来源:凤凰博报字号:
摘要:人们向来以为,好谈人生的,当首推文学家群体,最少谈及人生的,当首推经济学家群体。可是,如果你有足够长的人生,如果你对人生已有了相当成熟的经验和思考,或许你才会突然领悟到,恐怕还是“悟”到经济学真谛的人才更有资格指点人生。 |
就说机会(或诱惑)吧,樊纲认为:人的所有的选择都是受限制的,天下从来不存在绝对自由的选择,人们只能在某个范围内选择。每个人在每件事上都有特殊的选择范围,由一些不以我们意志决定的“外在因素”、“客观条件”、“社会环境”所决定。我们在许多情况下“无法选择”,甚至对自身命运“无能为力”,因为那些主客观条件已事先将某些更好的可能性排除在可供选择的范围之外了。所以,“最优选择”或“最佳选择”云云,都不过是在“锉子里面拔将军”罢了。另外,一个人能力强、机会多,选择余地大,这虽然是好事,但仍需把机会看成一个“可供选择”的机会,而不能当作非得利用不可、失去哪个都可惜的机会。机会,有时就相当于“诱惑”,在众多的机会中选择,就相当于“抵制”一些诱惑,排除一些可能,集中到一种特定的选择上去。为此,樊纲还现身说法。上世纪80年代美国留学期间,他就面临到底是留在美国“挣一等收入,做二等公民”,还是回国“挣二等收入,做一等公民”的二选一难题。所以他说:在机会层出不穷的历史条件下,真正适合你自己的好机会,可能只有不多的几个。
樊纲有多本大部头学术著述,本书《经济人生》对他大概只能算是闲笔之作,但本书却在二十年间重印了两次,再版了一次,足以说明这本从经济学角度谈人生、分析万千世象的小书是很受欢迎的。世间有太多不懂经济学的人,他们也可以过得不错,甚至可以潇洒过一生,但如果想要有出彩的人生,想要过一种有尊严有质量的生活,想实现财富资产的保值增值,想更好地展开事业,一定少不了经济学思想智慧的照耀指引。经济学不仅仅只是在交易中给人以指引,更是在人生的时时刻刻给人以启示。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注:本文转载自“胡雪飞-凤凰博客”,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