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海外网>>评论>>媒体集萃

新华网评:金融政策对调结构促转型有何重大意义

2013年06月25日08:12来源:新华网字号:

摘要:从结构调整的角度看。随着中国经济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尤其是到了这个发展阶段,几乎各项大宗商品的消费量和生产量,我国在世界上都是数一数二的。

  “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弄得好,中国经济上一个台阶后,必将再进一步;弄不好,中国经济也能上台阶,但何时能再进一步就不得而知了。6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推出的八项金融政策,既是着眼当前,也是为下一步发展打基础的措施。

  从经济增长的角度看。中国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过去十年的大发展,增长的高速度已经举世瞩目。但是,发展到了今天,如果继续采用大水漫灌,无差别、无限制提供资金,继续推动市场惯性前冲,再有个三五年的高速度应该也没什么问题。但是,采用这样的方法,不仅效率低、代价高,而且从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看,当资金提供,市场容量到达极限的时候,其蕴含的风险也非常大。国家对此了然于心,因此这次会议把稳健货币政策放在头上,有保有压,信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体现了对发展的未来和质量的重视。

  从结构调整的角度看。随着中国经济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尤其是到了这个发展阶段,几乎各项大宗商品的消费量和生产量,我国在世界上都是数一数二的。但是,在“几乎”之外的一些高附加值产品、一些关键产品上,我们又有着比较大的差距。怎么办?这次会议给出的办法是: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等的信贷支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严禁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违规建设项目提供新增授信。这就是用金融的办法,把过剩消减掉,把不足补上去。这比之以行政手段去调节,不仅成功的可能性会大得多,而且用市场调节的办法去解决市场中的问题,所造成的冲击也会小得多。

  从经济转型的角度看。我们谈可持续发展,谈生态已经谈得很多了。但在执行中,我们能看到的却是雾霾天气的频繁、气候异常的加剧、人为的地下漏洞区,等等。我们的环境是还能支撑我们原来方法的发展,但还能支撑几年呢?支撑的代价又是多大呢?光谈不做或者做不到位是没用的。通过调整金融支持的方向,通过支持创新,通过对金融系统本身的监督和控制,来推进经济转型,用调节钱的流向来保障可持续,是非常实在的一种做法。我们可以相信,用这个方式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实现缓慢的经济转型成功必然可期。

  从民生建设的角度看。这次会议的重视程度更是一目了然。“加大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的信贷倾斜”,“将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试点扩大至全国,鼓励创新、创业型中小企业融资发展”,“创新金融服务,支持居民家庭首套自住购房、大宗耐用消费品、教育、旅游等信贷需求,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扩大消费金融公司试点。”这些举措体现了从金融服务的角度对就业、对中产阶层、对普通居民的关心和呵护。这样的关心,对于当前经济低谷中的许多人会有较大帮助,也会对经济的下一波繁荣带来有力支撑。

  “世易时移,变法宜矣”。愿这次金融政策的变化能为“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这幅画卷着一亮色。(作者陈江生系中央党校教授)

分享到:

(责编:吴杨)

相关新闻 >

美图精选 >

国内国际台湾华人视频论坛

评论 >

图片 >

视频 >

国际 >

国内 >

娱乐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