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26日09:22来源:凤凰博报字号:
摘要:在这过程中,柯林斯一不小心还“发射”了世界上最小的一颗“人造卫星”,那是他出舱活动时不慎让一架瑞士照相机脱了手,于是这架名牌相机不翼而飞,成了绕地球飞行的微小“卫星”。 |
“乱扔”塑料袋,导致飞船对接不成功
1987年4月9日,“量子-1”号实验室接近前苏联“和平”号空间站准备对接,宇航员感到了轻微震动,以为是对接成功了。不料地面指挥中心却告诉他们说对接没成功,在对接处还差几毫米,没有实现密封性。两名宇航员透过舷窗发现,对接处夹着一条绳子似的东西。
在空间站内,两名宇航员罗曼年科和拉维金交换了意见,他们认为,要弄清妨碍对接的真正原因,只有到舱外进行检查了。没等地面指挥中心下达命令,他们就开始进行去舱外的准备工作。一切准备就绪后,他们向地面报告了自己的想法并获得了批准。4月12日是苏联航天节。这天夜里,莫斯科时间23点40分,罗曼年科和拉维金打开舱门,“飘”出舱外。一个小时之后,他们移到对接处。指挥中心发出指令,让对接杆慢慢退出,当退到150毫米时,两名宇航员终于看清了:对接处夹着一个塑料袋。由于夹得紧,他们只好把塑料袋一块一块撕掉。故障排除了,再一次对接,果然成功了。
塑料袋是从哪里来的呢?原来不久前,这里曾停靠过“进步28号”货运飞船,这只塑料袋就是从货运飞船里吹出来的。
让杨利伟困惑的敲击声
中国航天员杨利伟在他的《天地九重》一书里,曾披露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神舟五号”里他听到一种“来自太空的神秘敲击声”。
杨利伟在书中回忆说,“这个声音也是突然出现的,并不一直响,而是一阵一阵的,不管白天还是黑夜,毫无规律,不知什么时候就响几声。不是外面传进来的声音,也不是飞船里面的声音,而仿佛是谁在外面敲飞船的船体。无法准确描述它,不是叮叮的,也不是当当的,而是更像拿一个木头锤子敲铁桶,咚……咚咚……咚……”
“因为飞船的运行一直很正常,我并没有向地面报告这个情况。但自己还是很紧张,因为第一次飞行,生怕哪里出了问题。每当响声来的时候,我就趴在舷窗那里,边听边看,试图找出响声所在,却没能发现什么。太阳能帆板有一部分能看到,我也一小段一小段地看,是不是哪里崩开了,但它们都完好无损。回到船舱内,我一边看着飞船的某个部分,一边翻到手册对应的一页对照数据,但同样也没有收获。”
杨利伟说,“敲击声一直不时出现,飞船也一直正常。我想,虽然总响,也没怎么样啊!后来就不太当回事,不担心它了。回到地面后,人们对这个神秘的声音有许多猜测。技术人员想弄清它到底来自哪里,就用各种办法模拟它,拿着录音让我一次又一次听,我却总是听着不像。对航天员的最基本要求是严谨,不是当时的声音,我就不能签字,所以就让我反复听,听了一年多。但是直到现在也没有确认,那个声音再没有在我耳边完全准确地再现过。”后来,在神六和神七飞行时,这个声音也出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