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海外网>>评论

两岸四地青年就业比较:"拼关系"有风险【2】

2013年06月29日09:02来源:参考消息网字号:

摘要:“最难就业年”一词在媒体报道和坊间议论中,悄然升温。对于内地象牙塔的学子而言,职场就如同江湖一般纷繁复杂,其实,台湾和港澳的应届学子们也在经历“初闯职场江湖”的种种。而随着两岸四地交流互动增多,跨地就业也成为一种选择。

而在澳门情况却不相同,有很多朋友供职于政府部门的澳门学生Johnson指出,“澳门一般的公务员也比普通的企业职工的收入要高出大概40%;倘若是再高一些的公务员,收入差距可能就是1、2倍。”

相较于内地和港澳,台湾的“公务员热”则有着另一种内容。在北京某外资律师事务所任职的台湾学生林敏睿认为,大陆很多人报考公务员,应该是基于社会地位。而台湾,很多人报考公务员,是因为公务员的薪资比较稳定。很多民营企业的薪资会随经济的波动变得不稳定,而公务员的薪资一旦涨上去就不会降下来。

同样来自台湾的医生陈柏叡却不这样看,他指出,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大家还是会选择去企业,尤其是大企业。因为在企业里,收入很高。

“大都市能量很强” 港台毕业生也爱“北上广”

在内地,毕业生之所以会争相恐后报考公务员,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户口可以留在大城市,但选择“北上广”同时要面对的就是高企不下的房价,急剧膨胀的生活压力。留下还是逃离?这成为许多内地毕业生最纠结的问题。

毅然选择“北漂”的大陆毕业生小津(化名)就是其中的一份子。她对中新网记者说,“在一线城市拼搏,虽然不知道前景如何,但总会觉得太阳无处不在;在二三线,却会觉得是在浪费青春。年轻时候拼搏,是很多年轻人的选择。”

台湾学生林敏睿的观点跟小津相同,他说,“人生时间那么长,30几岁左右都不是想要安逸的年龄。人这一辈子至少要有一个奋斗的过程,以后才能够站在一个更高的水平点上,去支配或者是做更多有意思的事情。”在他看来,年轻人就应该选择有更多机会取向的城市,所以他选择了留在了北京。他还指出,在台湾其实也有很多人会在年轻的时候选择到台北、高雄这样的大都市奋斗,“这种大都市的能量很强”。

台湾医生陈柏叡对此抱有同样的观点,他说,面对拥有13亿人口的大陆市场,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台湾人选在“西进”,他身边就有很多的朋友被台湾的公司总部派驻到北京、上海,大家都喜欢到大城市寻找机会。

有人说,北上广有北上广的精彩,二线城市有二线城市的幸福。回到家乡徐州的大陆毕业生Eva,就刚刚进入一家知名的私立中学任教。在她看来,虽然二、三线城市虽然没有北上广那样优秀的工作机会和资源,也没有一线城市的相对公平与广阔的视野。但是二、三线城市的生活压力、住房保障、比较容易获得幸福感却是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给不了的。

“好工作可用来享受” 发展平台比薪资更重要

找工作容易找好工作难,众所周知,很多内地毕业生都喜欢政府部门、事业单位,还有外企,港台学生眼中的好工作是什么样的?

选择“港漂”的澳门女生Sophia认为,对于刚毕业的年轻人来说,最看重的应该是工作前景,一份“好工作”应该能够为你提供好的发展平台;而诱人薪水和福利自然不能少。Sophia透露,在香港,很多人会选择大企业,原因就是大企业提供给求职者一个很好的平台,工作前景是可期的。

同样选择“港漂”的北京女孩Maxine对于“好工作”的定义跟sophia大同小异。她认为“好工作”要能够提供平台让你学到东西,开阔你的眼界,增长你的能力,丰富你对这个行业的了解,简而言之就是带你进入这个“工作圈子”;然后要有比较清晰的事业上升空间,对于一个研究生来说,大部分人最终的目标是当上管理层,而不是仅仅是一个企业的某一个专业工种的螺丝钉;当然,薪资水平也不能太差,毕竟薪资在一方面是一个人能力的象征。

从事媒体行业的Linda则表示,公司名气对于她来说比较重要,所以会奔着大公司去。但是倘若是偏向于搞技术,小公司就比较适合,“见仁见智吧”。

而个性率直的内地学生小津则比较重视对于精神喜好的满足。“好工作,意味着人在工作时候的状态是享受,思想深处是将工作当成一种生活,而不是生存手段。”

相较于女生们的感性与率真,台湾医生陈柏叡考虑得比较周全,他说,“毕业后有些同学选择回台湾,有些选择留在大陆,有做一些其他工作,也还有一些去了私人诊所做医生。我个人选择了能发挥自身优势的地方,选择了自己一辈子的职业。”(丁文蕾 郭龙)

分享到:

(责编:牛宁)

相关新闻 >

美图精选 >

国内国际台湾华人视频论坛

评论 >

图片 >

视频 >

国际 >

国内 >

娱乐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