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海外网>>评论

英媒:钓鱼岛争议背后的“日式解读”

2013年07月04日14:18来源:海外网字号:

摘要:日本的政策基本上都是“官僚主导”,而非“政治家主导”,对外交政策起决定意义的无疑是外务省官僚群体。

安倍晋三

  海外网7月4日电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7月4日发表文章《钓鱼岛“争议”的日方解读》,文章内容如下:

  6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日本NICO动画举办的党首讨论会上,针对为何至今都没有就钓鱼岛问题对华开展首脑会谈的提问,回答称“因为在这一问题上,中方声称若不接受一定的条件就不举行首脑会谈”,强调“为了首脑会谈而不惜损害国家利益,是错误的”、“我们一直在和中方强调附带条件的做法是错误的。若真存在那样的课题的话,也应该见面谈。”

  安倍晋三的这番表态,无疑意味着他不会为了赢得中日首脑会谈机会而轻易地对华让步,而发言中所谓的中方提出的“一定的条件”究竟是指什么,安倍并未明示,日本媒体也基本上都没有做进一步的解读。但单从近期的一些蛛丝马迹中,就不难找到答案。

  第一处蛛丝马迹,便是日本原首相鸠山由纪夫赴清华大学的演讲,以及他在启程前接受凤凰卫视专访时的发言。这些举止言行,让其不折不扣地再次成为了身处风口浪尖的“焦点人物”。只是,中日两国的舆论反应可谓是“冰火两重天”,中国方面视其为是“日本理性政治家的良心话”,而日媒则几乎是一致地痛批,官房长官菅义伟也毫不掩饰愤怒地表态称“无法容忍”、“永田町很气愤”。

  其实,鸠山由纪夫究竟讲了什么、想表达什么,媒体在传递时显然存在信息或语感上的肢解、误读,有些是在“为我方所用”心态下的故意曲解或夸大解读,有些则纯粹是日文在翻译成中文时的词不达意,语感上极微妙的不对称都有可能造成“驴唇不对马嘴”。

  鸠山由纪夫讲了那么多,其实想表达的核心意思无非就是“日本应承认在钓鱼岛问题上存在争议”,他对中方以《波茨坦公告》及《开罗宣言》为依据的说辞表达“理解”也好,认为“有一定道理”也好,无非就是为了说明“钓鱼岛存在争议这一说法是成立的”。

  实际上,媒体对此完全没必要太过骚动,因为鸠山由纪夫并非第一次做次发言。比如,他去年10月27日在北海道演讲时就公开表示,“不管怎么说‘不存在领土争议’,都只会让日本在世界各国面前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应该将其作为领土问题进行讨论,并坚持日本的主权。”他3月份在接受《亚洲周刊》专访时也表示,“认为不存在领土争端或没有争议的这种说法,只会使问题的解决陷入困境。我认为,日本应该承认有领土争议,在此之上再考虑采取何种解决方案。一味地强势主张不存在领土争议,也没有谈判余地的方式,将会使中日双方的对立更趋严重,结果更难解开死结,对日中双方均无利益。”

  第二处蛛丝马迹,便是在7月1日开始的东盟(ASEAN)文莱会议上,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将与韩国外长尹炳士将举行正式会谈,这是安倍上台以来的首次日韩外长会谈。但中日外长是否会举办会谈尚未确定,即使达成合意,也将只能以非正式的“站着聊天”的形式短暂接触。据日本方面披露,无法实现正式会谈的原因是“中方坚称日本承认钓鱼岛存在主权争议是会谈前提条件,不承认则不会谈”。而众所周知,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一贯立场是不承认存在领土主权争议。

  根据这两处蛛丝马迹,便不难推测,安倍在党首讨论会上涉及的中方提出的“一定的条件”,恐怕是指或至少包括了“日本应承认钓鱼岛存在主权争议”这一条件。那么,在这一问题上,日本的真实想法究竟如何呢?日本的政策基本上都是“官僚主导”,而非“政治家主导”,对外交政策起决定意义的无疑是外务省官僚群体。在与熟悉日本外务省政策的某知名日媒国际部负责人A先生聚餐之际,笔者顺便就此问题请教了其看法。

分享到:

(责编:牛宁)

相关新闻 >

美图精选 >

国内国际台湾华人视频论坛

评论 >

图片 >

视频 >

国际 >

国内 >

娱乐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