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海外网>>评论

王晓华:盘点近三年春晚小品的歧视性主题

2013年07月17日07:51来源:海外网字号:

摘要:意味深长的是,虽然其歧视对象不断变换,但被伤害的都是无权无势的弱者。如果将近三年的小品串联起来,我们就会发现其中的微妙变奏。

  

    在平等精神尚未深入人心的中国,歧视语言依旧像自来水一样流行。央视春晚贵为民族盛宴,自然好不了展示歧视主题这道大餐。近几年来,这个万众瞩目的舞台轮番演绎了性别歧视、职业歧视、生理歧视等多重主题,犹如展现国人精神缺陷的电视连续剧。意味深长的是,虽然其歧视对象不断变换,但被伤害的都是无权无势的弱者。如果将近三年的小品串联起来,我们就会发现其中的微妙变奏。

2011:性别歧视

  在2011年春晚小品《捐助》中,在小品《捐助》中,来自单亲家庭的女性地位卑微得到了如此地步,连接近她的人都成了嘲讽、取消、贬低的对象。这种歧视性话语等于公开判定某种类型的母亲和家庭“不正常”,折射出某些早已在世界范围内过时的性别理念和家庭理念。当代世界主流社会学认为,家庭是功能性的,具有多种类型,单亲家庭和组合家庭都是正常家庭。与此观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单亲家庭和组合家庭在中国仍被视为 “不正常家庭”,单亲家庭中的女性(主要是单身母亲)更是时常受到歧视。俗语“寡妇门前是非多”,就反映了这种微妙的歧视性心理:寡妇生存于不“正常”家庭中,不被任何男性合法占有,因此是任何男人可以占有的对象;为了由“不正常”状态回归“正常”状态,她们时刻等待着男性的随机占有和永久占有;与这种逻辑相应,大多数寡妇都被想象为不甘寂寞、性欲旺盛、充满诱惑的“危险品”。《捐助》讽刺某农民时常帮助寡妇,表面上是调侃这位农民好色、不正经、爱在性的方面占便宜,实际上是暗示:寡妇乃“非正常女性”,低于女性的平均高度和平均价值,接近她们的人也分有了这种“非正常”乃至低贱品格。当这种社会学意义上的“不正常”与经济上的贫困合一时,她们更会同时成为柔弱、低贱、屈辱的代名词。歧视性言论指向她们,实在是顺理成章之事。

分享到:

(责编:吴杨、邹雅婷)

相关新闻 >

美图精选 >

国内国际台湾华人视频论坛

评论 >

图片 >

视频 >

国际 >

国内 >

娱乐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