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17日14:22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字号:
摘要:专家指出,产业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城镇化决非简单的“造城”,更不能唱“空城计”、造“鬼城”,必须要有产业、有就业、有人气。 |
新一轮城镇化面临三大挑战
如今中国的城镇化在2012年已超过52%。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大量人口从农村转出住进了城里,生活来源怎么解决?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在7月16日全国政协举行的“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专题协商会上,委员们认为,有了产业才有就业,不能没有产业地简单造城。
城镇化决非简单“造城”
当前,多数地方推进城镇化的积极性很高,但是,在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褚平看来,当前还应当防止“过热”和“过冷”两种倾向,“尤其要注意防止‘过热’,切不可将城镇化搞成‘大跃进’、‘运动式’,要因势利导、积极稳妥、统筹有序地推进。城镇化是历史演进的过程,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不应把它作为追求GDP的手段和‘应景之作’。”褚平说。
事实上,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本身就是不断城镇化的一个过程,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平均每年约以1个百分点的速度提高。但经济学家林毅夫委员分析说,中国的城镇化还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导致一些二、三线城市出现“产业空心化”,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过度依赖土地财政,城市建筑“千城一面”,相关产业在完成了资本技术积累后跌入“升级陷阱”等。
褚平认为,产业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城镇化决非简单的“造城”,更不能唱“空城计”、造“鬼城”,必须要有产业、有就业、有人气。
“城镇有支柱产业的一定财力,始终是重要的。”经济学家厉以宁委员说:“农民工及其家属最关心的是能否在城镇中安居乐业,以及孩子能否受到与市民孩子同样的教育,正因为农民有这种想法,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可以分阶段进行,比如城镇在产业的支持下,先让进城农民工的就业稳定下来,并让他们有房可以租(放宽城市公建廉租房的申请资格),同时让农民孩子有学校可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