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5月27日08:49來源:海外網字號:
摘要:甘地的“印度夢”是:“我要為這樣一個印度盡力:在這個印度,最貧苦的人也將感覺到這是他們的國家。” |
不斷探索的“脫貧夢”
殖民主義者使大多數印度人陷入了赤貧。聖雄甘地說:“一個半飢餓的民族既不可能有宗教,也不可能有藝術和社團。”他最大的願望是“從每一隻眼睛上拭去每一滴眼淚”。國大黨的綱領和口號一直是“趕走貧窮!”
一個獨立的印度怎樣發展經濟呢?這個問題在獲得獨立前尼赫魯就深思過:“概括說來,我們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消除利潤動機並強調公平分配重要性的社會主義道路;另一條是力圖盡可能地保持自由企業和利潤動機,並偏重於生產方面的大商業家的道路。”
獨立后,經過反復爭論和協調,印度實行的是一個折中方案,搞的是“混合經濟”,上面有一個統制一切的計劃委員會,下面有公有經濟和私營經濟,前者掌握關系到國家命脈的重大產業,后者基本上涉及輕工業和農業。
這種從理念上看似乎兩全的方案在實踐中卻並不理想——“之前從大英帝國繼承下來的行政結構,在許多方面與過去的英國保持著驚人的相似,甚至演變成了一個官僚政治的噩夢。印度的大企業家更願意到其他國家和地區投資,因為在印度獲得許可証可能要晚七八年”。除此之外,公營企業的效率低下和任人唯親的弊病也常受到責難。
1991年的經濟改革給印度吹來了新風,這是印度振興經濟的光彩一頁。但是,這同人們渴望脫貧的期待差距還很遠。美國《國際先驅論壇報》前專欄作家、印度人阿卡什·卡普爾回憶當初他對改革的感受時說:“第一次——我有生以來第一次,也可以說是印度歷史上第一次,人們敢於擺脫歷史和傳統的束縛,為自己籌謀生活。我感覺印度開始夢想了。”受到鼓舞的他從美國回到印度老家。但是,20多年過去了,他現在的感受是:盡管新的投資20年來源源不斷地涌入印度,貧窮卻根深蒂固。12億人口中有3億人每天生活費不足1美元。卡普爾家不窮,但他家附近的數萬噸未經處理的垃圾堆在悶燃,臭氣鑽進他家,導致他的一個孩子生了病。
美國著名人類學家阿希爾·古普塔認為國家與窮人之間的“結構性暴力”每年導致印度約200萬到300萬人死亡,主要是婦女、女童、低種姓人口和少數民族。他看到,窮人有公民權,並願意為國家做事,政治家和政府也並不是對他們無動於衷,而是想了一些辦法,實施了一些扶貧項目,但要根本改變,確實很難。
關於經濟,如上所引用的,尼赫魯在60多年前就睿智地洞悉了問題的本質:如何擺好利潤與公平的關系,顯然,這不是一個純經濟問題。在這方面,印度同許多別的國家一樣,還要不斷探索。
並非偶然的“科技興國夢”
人們在總結印度經濟改革的特點時指出,印度沒有像中國一樣開始在勞動密集型的制造業方面起步,而是在IT產業和服務業方面先聲奪人。印度的軟件業在世界上享有盛譽,所以,印度認為要突破目前的困局,最大的希望是科技。
印度現在有三大軟件公司,居第三的印孚瑟斯公司創建於1981年,創始人是納拉亞納·穆爾蒂。他的發跡史是一個典型的“印度夢”的寫照。1946年他出生於一個貧窮的教師家庭,高考時考上了著名的印度理工學院,卻由於家境貧寒,放棄了這個人人羨慕的機會,在一所普通的理工學院裡攻讀學士學位。1969年他在印度理工學院的一個分校拿到機電工程碩士學位,然后在一家計算機公司工作。1981年他創立了印孚瑟斯公司,起初困難重重,銀行拒不貸款。1991年印度開始改革,他也時來運轉,從美國拉到了業務。在他頑強的爭取下,政府終於批准他們派幾個人到美國去為那裡的公司設計軟件。2006年,該公司已在全世界擁有6.7萬名雇員,營業額超過20億美元。為人稱道的是,穆爾蒂先生對個人積聚大量財富不感興趣,他與員工共享股份,到2000年他就創造了235個百萬美元富翁。
居第二位的惠普羅公司也有點傳奇。這家公司原來是經營菜油的,創始人穆罕默德·普雷姆吉1966年突然去世。他的兒子阿齊姆·普雷姆吉當時正在斯坦福大學學習機電專業。21歲的他不得不放棄學業回國接班。當時一些老人都勸他把股份賣給懂經營的人,他卻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轉行制造計算機。1991年之后,他又適時地轉型搞軟件生產。創業的故事很曲折,但他到2005年就雇用了4.2萬人,總收入為16億美元。
人們很好奇,為什麼一個有神牛和苦行僧的古老國家竟然在高科技領域裡開出奇葩呢?如果了解一下印度悠久的科技史和擅長數學與邏輯思辨的特色,就不會奇怪了。遠的不說,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印度物理學家賈加迪什·錢德拉·博斯研究電磁波,為現代無線電產業奠定了基礎,成為首位獲取美國專利的印度人。另一位大師薩蒂延德拉·玻色發現了奇特的能量粒子,但慘遭科學研究院的否決,不得不把自己的成果交給了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接受玻色的創新理念,使之成為量子力學的一部分。玻色還和愛因斯坦一道提出了著名的“玻色-愛因斯坦統計法”。1930年C·V·拉曼因提出對光本質的認識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的外甥蘇布拉馬尼揚·錢德拉塞卡因率先提出白矮星和黑洞概念而在1983年獲得諾貝爾獎。尼赫魯在獨立前就說過:“看來印度有許多好東西,包括理論上的和技術上的,供科學之用,隻要給它一個機會就可以了。”
印度憧憬美好的未來
匆匆回顧印度近500年的歷程,使人深深感到,每個國家有每個國家的情況,也會有自己的道路和模式,每段歷史進程都不會是平坦的、一帆風順的和十全十美的,常常會有許許多多令人遺憾和無奈的事情發生,但歷史還是進步了。
聖雄甘地一直是印度人民的精神導師。他說:“地球能滿足每個人的需求,但滿足不了每個人的貪婪。”他的這種教導,一直在影響一代代印度人。
2010年8月15日在慶祝獨立日的群眾大會上,曼莫漢·辛格總理語重心長地說:“我還想就我們光榮的文化傳統說幾句。最近,在我們政治辯論中,令人不愉快的粗俗語言一再出現。這與我們慷慨、謙遜和寬容的傳統文化大相徑庭。在一個民主、進步的社會,批評有其一席之地,但批評不能有辱尊嚴。在重大問題上,我們應當有能力通過爭辯與磋商來協調各自針鋒相對的立場。”
關於經濟前途,印度財長奇丹巴拉姆曾說:“什麼也阻擋不了印度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我們將和美國和中國並肩而立。我們擁有實現這個目標的一切資源,但隻有努力工作並尊重經濟規律才能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必須確保每個人實現自己預期的目標。”
印度已經走過了不可思議的漫長歷程,相信也一定會有令世界人民高興的不可思議的美好未來。(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 詹得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