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評論

陶短房:“國家首席推銷員”下單賣什麼?(圖)

2013年05月31日10:25來源:海外網字號:

摘要:因外國領導人來訪或中國領導人出訪而簽署的訂單,常被戲稱為“領導人訂單”,領導人訂單往往並非單純因經濟和貿易的需要簽訂,而或多或少帶有政治、戰略或外交策略的考量。

盡管法國總統奧朗德以前從未到過中國,但在這次短短37個小時的訪問裡,他依然收獲了豐厚的訂單:中國航空器材集團公司和空客簽署60架空客飛機訂單﹔核能巨頭阿海琺和法國電力與廣東核能集團簽署三方長期合作協議﹔甚至還有阿海琺和中國核工業集團簽署建造核廢料處理設施意向書。

法國漢學家讓-呂克·多梅內克說,奧朗德這次真的是賺到了,因為“時間都花在該花的地方”。法國《世界報》和《回聲報》也分別指出,與薩科奇2010年的兩手空空相比,奧朗德此行的收獲令人滿意。

因外國領導人來訪或中國領導人出訪而簽署的訂單,常被戲稱為“領導人訂單”,領導人訂單往往並非單純因經濟和貿易的需要簽訂,而或多或少帶有政治、戰略或外交策略的考量。

應該說,這種“領導人訂單”中外都有,甚至可以說,是西方工業化國家率先推行的,英國首相、美國總統都曾被本國媒體冠以“首席海外推銷員”的稱號,他們出訪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軟硬兼施,讓東道主簽署盡可能多的領導人訂單。同時為了表示友好、安撫、爭取支持或平衡,有時也會酌情在東道國留下幾份領導人訂單作為交換。某種程度上講,這幾乎可算是外交界的一種慣例。那麼,中國的領導人訂單是怎麼來的,為何又引起爭議?

“領導人訂單”,自古做的是人情

早在南宋,朝廷就開始和雲南地方政權大理國間開展的馬匹貿易,明永樂年間鄭和出訪船隊與“南洋”各國間的貿易,中國寧波和日本長崎間的“勘合貿易”等,都可以被視為“領導人訂單”的雛形。

例如大理國特使訪問南宋,推銷本國所產馬匹,盡管地方官指出,大理所產馬匹品種不佳,不合戰陣之用,但南宋朝廷卻出於安撫、拉攏和“不欲邊境生事”的目的,象征性地購買若干。明朝對日本的“勘合貿易”,政治、外交色彩更濃,至於鄭和下西洋,更是是“貴入賤出”,做賠本買賣,其目的純在於“柔遠敦睦”和顯示明帝國的富強國力。

然而這種原始版本的領導人訂單存在許多令人詬病之處。最令人不滿的,則是片面強調訂單的政治、外交屬性而忽視經濟屬性。

如鄭和下西洋歷經東南亞、南亞、西亞和非洲許多國家,這些國家許多和中國有傳統的直接、間接貿易聯系,民間貿易原本有利可圖,但明朝片面強調“宣示國威”、“招徠遠人”,一方面把本可賣出好價的絲綢、瓷器、茶葉等以“友情價”半賣半送,不僅損失國家利益,還變相沖擊了本國民間商人的市場價格,另一方面,用國庫裡真金白銀買回的各種海外產品,許多根本不合用。史料記載,鄭和下西洋所“進口”的一些外國產品,如硬木、香料等,因國內用途不大,嚴重積壓,官方不得不將這些東西折價充作各級官員的“實物工資”強行攤派。

怪不得鄭和死后多年,明朝皇帝試圖再次啟動下西洋“工程”,驚恐萬狀的戶部官員竟把鄭和留下的檔案藏匿、銷毀,其台面理由主要是“政府財政吃不消”,不便說出口的理由,則是擔心“實物工資”攤派比例更大影響了自己的利益。但不論是哪個理由,中國古時候的領導人訂單重政治、外交而輕經濟效益,是造成這種怪現象的根源。

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中國曾長期處於被封鎖、被包圍和被孤立的狀態。為爭取外交空間,領導人訂單的現象同樣常見。

如號稱“新中國非洲進口第一單”的埃及棉花訂單,就是在當時(1953年4月)並不急需的情況下為爭取埃及而簽訂的。此外,如毛澤東主席第二次訪問蘇聯時購買的米格-19戰斗機(為照顧“老大哥”情緒將需要和暫不需要的型號都購買了一批),周恩來總理訪問伊拉克時進口的椰棗(俗稱“伊拉克蜜棗”,當時中國並不急需),華國鋒訪問羅馬尼亞時訂購的散貨船(當時中國已能制造且質量、價格都不遜色)和細鋼筋(中國當時不缺,為避免進口散貨船空駛回國而訂購)都屬於這類情況。

除了有形的“領導人訂單”,還有無形的。最典型的就是援助和援建。改革開放前,中國在非洲、朝鮮、阿爾巴尼亞等國援助、援建的許多大型項目,包括鐵路、公路、水電站、體育場館、政府辦公設施等,許多都是“領導人訂單”。這些項目不少起到了特殊的政治、外交作用,甚至為中國重返聯合國鋪平道路。但在當時中國自己經濟實力不強,國力、財力均不寬裕的情況下,這些項目在經濟上是並不劃算的。

分享到:

(責編:牛寧)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