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評論>>博採眾長

信力建:印度政治的包容性

2013年06月04日10:27來源:海外網字號:

摘要:從以上對印度政治現代化特征的梳理中,我們可以看出印度文明的最大特色就是其包容性——既包容現代文明,也包容傳統文化。印度積極地吸收世界上的所有先進文化,兼收並包,豐富和發展自己的傳統文化。

中國一向人忽視了印度這樣窮困的鄰居,因為我們眼睛一直望向西邊,朝向海洋,隻希望能從歐美發達國家汲取發展的經驗教訓。一味地往前沖,希望歷史的車輪將一切擋路的殘?碾碎,事實証明這是不現實的。就如全球化必然會帶來地方主義或者原生態、本地性的對抗,民主化進程也勢必會遭遇傳統專制社會裡文化習俗的阻拌。事實上,為了讓現代化真正能在我們國家生根,現在應該是回頭來打量我們自身傳統,或者參考鄰國社會民主化進程的經驗時候了。從文化淵源上說,台灣或者新加坡當然是較好的參照物,但是同為亞洲大國,我們跟印度文化上同樣有趨同感——譬如說家族傳統、教育傳統,從西方國家的身上稍微分神,掉過頭來了解亞洲近鄰,或許更能洞察我們傳統文化或制度哪些元素仍然在發揮作用,至少教會我們不能輕視傳統和習慣的力量。也因此,印度的政治現代化,對於我們有了深刻的借鑒作用。

關於印度現代化歷程的起點,有些學者認為始於獨立前的殖民統治時期,有些學者認為始於獨立后的共和國時期。 但不管怎麼說,印度現代化進程在獨立后得到了全面啟動,進入了劃時代的新時期。總結印度政治現代化,主要有以下兩方面特點。

首先,是實行了西方議會民主制。這主要體現在:第一,成人普選制。在選舉制度上,印度實行自願參選基礎上的成人普選制,普選構成印度議會民主制的基礎。印度實行選民卡制度,是世界上第一個實行選民卡制度的國家。印度實行保留選區制,為表列種姓和表列部族等社會弱勢階層保留地位。印度自1952年舉行首屆大選至今,已有50多年的選舉經歷。在發展中國家中,印度是常規普選歷史長、規模大的為數不多的國家之一。就選民數量而言,印度堪稱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印度迄止20世紀70年代末,已舉行了6屆大選,普選制逐漸深入人心。第二,是其聯邦共和制。印度實行聯邦共和制,聯邦制由聯邦中央和地方各邦兩級權力結構組成。總統是聯邦共和國的國家元首,但不是政府首腦(政府首腦是總理),他是國家的象征,代表國家而不統治國家。邦長既是聯邦中央在地方的代表又是各邦的元首,但不是邦政府首腦(邦政府首腦是首席部長),享有廣泛的行政、立法和財政權。許多學者認為印度的聯邦制實際上是“強中央的聯邦制”、“半聯邦制”、“帶有單一制色彩的聯邦制”、“集權主義的聯邦制”。第三,是三權分立制。印度實行西方民主制。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相互制衡。 第四,印度是多黨並存制。印度是個典型的多黨制國家,政黨之多可謂世界之冠。按中央選舉委員會制定的標准劃分,可分為全國性政黨、地方性政黨和注冊性政黨。按意識形態劃分,可分為民族主義政黨、共產主義政黨、社會民主主義政黨、教派主義政黨、無政府主義政黨、生態主義政黨、人權主義政黨。按階級屬性劃分,可分為資產階級和地主階級政黨、工人和農民政黨、低種姓政黨、賤民政黨。按政治地位劃分,可分為執政黨、在野黨、反對黨。按政治傾向劃分,可分為左翼激進型政黨、中間自由型政黨、右翼保守型政黨。

分享到:

(責編:吳楊)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