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評論>>博採眾長

許戈輝:北大清華是教育部壟斷下的龍頭老大?

2013年06月07日13:22來源:海外網字號:

摘要:從理論上講,沒有戶籍制度,教育部當然也就無從規定你必須有本地戶籍才能報考了。戶籍改革一直在進行,但步伐很慢,實質性的改革會牽涉到各方面的利益,比如社保、教育。

一年一度的高考正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的舉行。就在上個月,一條新聞抓住了大家的眼球:因為戶籍限制,在北京讀中學的張圖無法在京高考。無奈之下,他的父親將他送進國際班,准備出國留學。隨后,由於具有美國國籍的母親提供援助,張圖很快能以美國公民身份,參加“美國高考”。 更讓人想不到的是,變成美國人后,張圖反而能在北京高考了。因為根據教育部政策,外國僑民享有直接參加北京高考的資格。雖然后來相關部門出面否定了這樣的說法,但是“異地高考”這個話題再度成為今年高考期間的一個熱點。圍繞這個話題,我和北京大學法學院的教授、異地高考的坊間推動者張千帆有了一次面對面的訪談。

為什麼我們的素質教育搞不下去?

高考實行分省命題是教育部多年倡導的一項高考改革措施,繼上海(1987年)、北京(2002年)率先實行高考自主命題之后,自2004年起,先后增加天津、遼寧、江蘇、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山東、安徽、江西、四川、陝西14省市單獨組織本省市高考試題的命題工作。至2006年高考,全國共有16個省市試行自主命題。至此,“統一考試、分省命題”的格局已經基本形成。

——資料來自 中國教育報

許戈輝:您覺得權力下放,每個省自己出題,到底意味著什麼?事實上呈現的效果又是怎樣的?

張千帆:各地根據自己的教育需要來出題,似乎會促進教育改革,促進素質教育。但事實上,效果是有限的。我們的教育管制模式沒變,所以我們的永遠是應試教育。通過分省命題根本不可能搞素質教育,它搞了10年以后,中央決策部門應該反思,靠這個搞不不去,同時它造成了異地高考問題。現在考卷不一樣了,我在北京上了學,回老家怎麼考啊?考不了啊。因為考卷不一樣,教育不一樣,等於你在美國學習,回中國來考,能考嗎?兩種完全不同的教育模式。北京應該說是最具有素質教育的條件,因為考生最受保護。就拿考北大來說,給他們的名額最大,他們考上北大的概率最高,但是北京還是搞不了素質教育,因為考北大、清華是極難的。所以素質教育必然搞不下去,它必然是應試教育。

許戈輝:您不隻一次在媒體上說過,北大、清華是教育部壟斷下的龍頭老大。您這樣說的原因是什麼?

張千帆:又牽扯到我們對教育的歧視性的關注。從招生開始就管,所有學校不是在同樣時間招生。北大、清華首先要提前招生,那這些文科、理科狀元全到了北大、清華。剩下的像一本,二本,民辦院校,這些學校最后能招到什麼學生。所以注定它們永遠不可能發展起來,永遠不可能跟北大、清華競爭,這樣我們永遠隻有金字塔的結構,我們的自主招生考試變質了,變成一個掐尖競賽。

分享到:

(責編:吳楊)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