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07日13:28來源:海外網字號:
摘要:此刻,溫井的南朝鮮人感到焦慮不安。身份不明的中共軍隊似乎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夠穿越高山,在南朝鮮軍的背后建立起攻不破的路障。在南朝鮮士兵看來,他們的側翼成了可怕的東西,因為中共軍隊隨時都會從那裡出現。 |
北朝鮮人在許多方面很像他們的南朝鮮兄弟。兩國的士兵大部分都是農民出身,他們對艱辛勞作、忍耐與貧困已習以為常,並不以勝敗為意,對他們信奉的東西則堅貞不渝,而且對上司大都唯命是從。雙方的士兵都能夠在給養不足的情況下進行遠距離的艱苦行軍,並且在行軍結束后仍能進行戰斗。他們可以翻山越嶺,又不會因精疲力竭或用力過度而倒下。在這方面,他們不像大多數美國士兵那樣,多半屬於守備部隊,習慣於乘坐機動車輛,很少進行體能訓練,幾乎沒有長途行軍和翻山越嶺的經歷。
盡管三八線南北的朝鮮人大體上一樣,但他們的軍隊卻大不相同,因為每支軍隊都各自反映出了他們的締造者——即美國軍隊和蘇聯軍隊——的軍事學說。
北朝鮮軍隊的壓倒性力量(八點九萬人)分布在七個突擊步兵師,一個坦克旅和兩個獨立步兵團。除此之外,部隊還有三個后備師,計二點三萬人,另有大約一點八萬人的邊境保安隊。隻有五千人分配在指揮和后勤部門。相比之下,南朝鮮軍隊八個兵員不足的戰斗師裡,僅有六點五萬人,而在指揮和后勤部門工作的就有三點三萬人。南朝鮮軍隊反映了美國的軍事編制:與作戰人員相比,數量更大的是支援人員。而在另一方面,北朝鮮軍隊完全展現了蘇聯軍隊的簡練學說:將每個人都盡可能地推到前線,給他一件武器去戰斗。
從短期來看,北朝鮮人還具有一種額外的人力優勢:他們的軍隊大約有三分之一的人曾在中國共產黨部隊中服過役,在國民黨人逃到台灣前后,他們退伍復員回到了朝鮮。這些人給北朝鮮軍隊帶來了一定程度的作戰經驗和戰斗勇氣,而南朝鮮軍隊在開始時卻不具備這些。
在戰術方面,北朝鮮人一次又一次地重復採用一種極為有效的方法:他們向固定的敵軍陣地直接發起正面進攻或發射火力,然后派部隊從兩翼包抄﹔如果可能,就按計劃把敵軍包圍起來,將其擠進一個小小的環形防線內殲滅之,或者迫使敵人投降﹔倘若不能形成包圍,就在敵軍身后設置路障,以此切斷敵軍的退路或敵人的援軍。
這種方法在1950年夏季的流動形式下十分奏效。當時,在難以從側翼包抄的長達數英裡的戰線上,根本沒有兵員充足的主要防線。T34坦克能夠直接對著敵軍設在道路上的陣地運動,用炮火牽制住敵人,而同時北朝鮮的步兵便悄悄繞過陣地兩側,抵達敵軍后方。在這種戰術形勢下,上述方法尤其成功。即便一場包圍不能奏效,其他包圍往往能行。
雙重包圍對北朝鮮人來說也是慣用的戰術。千百年來翼側包圍一直是戰爭的基本打法,但是一些士兵運用起來就比其他士兵獲取的成功多。當北朝鮮人能夠採用此種打法時,他們就仿效擅長包圍戰術的最偉大的軍隊的榜樣,即13世紀成吉思汗及其繼承人統率下的蒙古人。蒙古式的進攻方法是以其狩獵方法為基礎的。成吉思汗在和平時期,每年冬季都通過大型狩獵這樣一種手段訓練他的軍隊。通常由一支隊伍開始把獵物往后驅趕,然后側翼的隊伍就運動到中心隊伍的前頭,繞過獵物來到后方,將越來越驚恐的野物包圍起來,接著從四面八方把它們擠到一起。對蒙古士兵開展的訓練,主要是教他們在收縮包圍圈時,不讓哪怕一隻兔子或一頭鹿逃掉。這需要對所有實施包圍的部隊進行難以置信的高度控制。這種方法奏效時,實際上沒有一隻獵物能夠自行逃脫掉。對於那些在大型狩獵中善於包圍動物的士兵來說,獵起人來就變得容易了。
當包圍戰術對於北朝鮮人產生作用之時——而情況常常如此——事實上沒有一支有組織的隊伍,並且通常沒有幾個人能從陷阱中逃離出來。對於南朝鮮來說,幸運的是北朝鮮沒有像成吉思汗那樣的軍事天才,能夠將這一有限的戰術觀念擴展成一項深遠的戰略方案,在一場大的協同戰役中征服南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