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評論

李華芳:美國夢的“元規則”

2013年07月03日07:09來源:東方早報字號:

摘要:另外一種更直接的方式,是通過赴美求學,在美找到工作,慢慢扎下根來,逐漸變成美國人,實現中式“美”夢。自1978年以來,有106萬中國學生留學海外,僅27.5萬人回國。

這篇要回過頭去談一個問題,就是不同制度的吸引力問題,因為歸根結底,一個地方能不能持續不斷地吸引移民,根本上還是靠制度競爭。如同阿西莫格魯和羅賓遜在《國家為什麼會失敗》(編注:英文名為Why Nations Fail——The Origins of Power, Prosperity, and Poverty)一書中得出的結論,實施“包容性制度”的地方會吸引不同的要素資源逐漸朝這個地方聚集,從而也更有利長期的經濟發展。反之,如果一個地方實行“榨取性制度”,那麼經濟增長就不可持續。

我自己在美國的感受是中國正變得越來越重要,這有兩個大致的觀察可以佐証。一是媒體報道越來越密集的出現中國議題,從民生到政治,話題非常廣。二是DC(編注:華盛頓特區)的智庫界討論中國議題的也越來越多,兩年多前專門發布每周華府智庫活動信息的Linktank服務上,一個月能有1-2個主題與中國相關的活動就不錯了,而現在每周差不多都有2個甚至更多與中國相關的活動。

有人認為這似乎意味著有一種吸引人的“中國模式”正在興起。當然這很有可能是一個錯覺,因為提及中國越來越多,很有可能是批評而非贊揚越來越多。因為同期Linktank上議題逐漸增多的還包括朝鮮和伊朗,這兩個國家在美國不管是決策界還是在媒體界基本都是反面教材。

那麼中國到底是越來越吸引人,還是相反呢?2010年的時候,我的一個朋友叫賈葭,他發表過一篇叫做《做美國人的爹》的文章,其中講到“美國夢”是指“個體隻要通過不懈努力就必然會獲得更好生活的一種理想”。但我發現這個其實與“中國夢”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實質都是提高體面生活的標准,增加自由選擇的范圍。所以關鍵還是不能光看口頭上的漂亮話,得看看人們實際上怎麼做的選擇。

賈葭提到了兩種中國人變成美國人的途徑。第一種比較直接,就是投資移民,盡管這中間陷阱不少,但全然不能阻擋有錢的中國人投資的熱情。賈葭笑言在“北京四環內擁有房產的北京市民都是潛在的美利堅合眾國的公民”,按照北京的房價倒也並非戲言。北京因私出境中介機構協會的數據顯示,2009年到美國投資移民的EB-5類簽証的中國申報人數已經翻了一番,從2008年的500人上升到超過1000人。而最近北京的“霾”和長三角的“豬”有可能催生新一波的移民動力。

第二種相對間接一點,就是“做美國人的爹媽”,通過赴美產子的方式,等小孩子成人確定美國籍,父母也就算了了心願了。賈葭於是寫道:“如今一個典型的中國夢是:上大學、考公務員、賺錢、移民﹔上大學、當白領、賺錢、移民。上大學、當工程師、賺錢、移民。北京人民就更方便了:賣房,移民。生是中國的人,死是美國的死人,不含糊。”我將這稱為“中式‘美’夢”。

另外一種更直接的方式,是通過赴美求學,在美找到工作,慢慢扎下根來,逐漸變成美國人,實現中式“美”夢。自1978年以來,有106萬中國學生留學海外,僅27.5萬人回國。盡管不是所有人都來了美國,但美國的高等教育以極高的質量對中國學生有很大的吸引力。這種競爭為什麼極端重要呢?因為這代表的是對“精英”的競爭。

如果中國的精英及其下一代都向往美國,那麼“中國夢”的理想樣本似乎就是“美國夢”。對不斷被強調的“中國夢”而言,這多少有點諷刺意味。那麼我們如何才能知道中國的精英們是不是向往美國呢?一個合理的假設是精英們會在美國接受高等教育,並且通常是研究生或以上學歷,那麼查看“教育考試服務”(ETS)的“研究生入學考試”GRE的記錄,就是一個有意思的方法。有意思的是,研究生入學考試這樣一個重要的任務是由ETS這樣一家NGO(編注: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非政府組織)來承擔的。可見這個背后透露出來的強烈的制度自信。

2013年初,ETS發布了關於改革后GRE考試的首份報告,其中一些有意思的結果值得說一說。首先是2011年-2012年間,中印兩國成為除美國本土外,參加GRE考試人數最多的國家。中國有29255人,印度更多,達33504人。近3萬人相比於超過160萬報考中國國內研究生的人數可能不算什麼,但如果每年都有這麼多精英跑到美國來,就能說明些問題了。

分享到:

(責編:吳楊)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