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評論

廉思:80后、90后,中國的“拐點一代”【2】

2013年07月04日14:00來源:光明日報字號:

摘要:在改革開放大潮中成長起來的80后、90后,趕上了一個社會大轉型、國家大發展的拐點時代,他們稱得上中華民族歷史上“拐點一代”,必將深刻影響中國的現代化進程。

老齡化拐點的到來,把青年推向時代舞台的中央,讓青年成為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西方學者曾將社會分為“前喻文化”“並喻文化”和“后喻文化”三個時代。在“前喻文化”中,晚輩主要向長輩學習﹔“並喻文化”中晚輩和長輩的學習都發生在同輩人之間。而知識經濟的蓬勃發展使整個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革,社會由此進入了長輩反過來向晚輩學習的“后喻文化”時期。“如果說過去存在若干長者,憑著在特定的文化系統中日積月累的經驗而比青年們知道得多些。那今天卻不再如此。”“后喻文化”時代的來臨提醒我們,青年在未來將發出更大的聲音,我們必須重視青年的作用,尤其是其價值觀念和政治態度。這就要求主流意識形態更有效和更成功地同青年展開溝通和對話。

三、城鎮化拐點——由固態中國向流動中國轉變

2011年末,我國城鎮化率達到51.3%。這意味著中國城鎮人口首次超過農村人口。伴隨著世界上最為迅速的人口城鎮化進程,我國正在經歷著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人口流動。而這種流動從空間上看,是人口不斷向大城市集聚的過程。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中國流動人口的分布將逐步形成以東部沿海連綿城市帶為重心,以內陸城市群為中軸,以西部中心城市為集聚點的流動人口分布格局。

“流動”是一所“大學”,它使人們獲得新的生活理念、法律知識、維權意識和組織實踐,並由此鍛造新一代的青年——城市新移民。他們前赴后繼進入城市,帶著農業文明與城市文明進行碰撞。他們感受城市的跳躍節奏、學習城市的行為習慣、接受城市的秩序規則,不斷調適和改變自己。他們是一個有更強接受和學習能力、有著青年人特有的挑戰與冒險特質的年輕群體﹔他們的思維和價值取向更加多元化,對現代文明和城市文化有更多向往和期待﹔他們處在改革開放的新時代、社會轉型的新階段,發展性需求提高,更有能力維護自己的權利。他們既是社會變革的推動者,也是社會變革的承擔者。他們既有青年的特點,也具有移民的特質,是中國工業化、現代化進程的一個縮影。

在改革開放大潮中成長起來的80后、90后,趕上了一個社會大轉型、國家大發展的拐點時代,他們稱得上中華民族歷史上“拐點一代”,必將深刻影響中國的現代化進程。

在經濟上,他們恰逢劉易斯拐點,接受了更長時間的教育型社會化熏陶,在青年勞動人口縮減的大背景下,其人力資本存量與就業觀念的轉變將會對中國的經濟發展產生巨大影響,倒逼產業升級,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在文化上,他們恰逢老齡化拐點,佔據了更為有利的代際競爭條件,在知識經濟興起的大環境中,其價值觀念與文化品位將會決定社會主流文化的發展走向,使得社會呈現“以長者為師”向“以少者為師”的轉變。在政治上,他們恰逢城鎮化拐點,經歷了更為頻繁的跨地域流動,在城市文明興起的大時代下,其溝通城鄉與跨越貧富的經驗體悟將會在未來社會政治環境中扮演重要角色,其自身對民主法治及公平正義的訴求也更為強烈。

青年是創史活動最重要的一支主體力量,一個時代中青年的生存現狀,是衡量該時代是否具有創史活力的基本尺度之一。青年之困厄,就是國之困厄﹔青年之振作,就是國之振作﹔青年之希望,就是國之希望﹔青年之未來,就是國之未來。時代的火炬已悄無聲息地傳遞到“拐點一代”手中,這是他們必須承擔的歷史使命。

(原標題:“拐點一代”的來臨)

分享到:

(責編:牛寧)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