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04日14:18來源:海外網字號:
摘要:日本的政策基本上都是“官僚主導”,而非“政治家主導”,對外交政策起決定意義的無疑是外務省官僚群體。 |
安倍晉三
海外網7月4日電 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7月4日發表文章《釣魚島“爭議”的日方解讀》,文章內容如下:
6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日本NICO動畫舉辦的黨首討論會上,針對為何至今都沒有就釣魚島問題對華開展首腦會談的提問,回答稱“因為在這一問題上,中方聲稱若不接受一定的條件就不舉行首腦會談”,強調“為了首腦會談而不惜損害國家利益,是錯誤的”、“我們一直在和中方強調附帶條件的做法是錯誤的。若真存在那樣的課題的話,也應該見面談。”
安倍晉三的這番表態,無疑意味著他不會為了贏得中日首腦會談機會而輕易地對華讓步,而發言中所謂的中方提出的“一定的條件”究竟是指什麼,安倍並未明示,日本媒體也基本上都沒有做進一步的解讀。但單從近期的一些蛛絲馬跡中,就不難找到答案。
第一處蛛絲馬跡,便是日本原首相鳩山由紀夫赴清華大學的演講,以及他在啟程前接受鳳凰衛視專訪時的發言。這些舉止言行,讓其不折不扣地再次成為了身處風口浪尖的“焦點人物”。只是,中日兩國的輿論反應可謂是“冰火兩重天”,中國方面視其為是“日本理性政治家的良心話”,而日媒則幾乎是一致地痛批,官房長官菅義偉也毫不掩飾憤怒地表態稱“無法容忍”、“永田町很氣憤”。
其實,鳩山由紀夫究竟講了什麼、想表達什麼,媒體在傳遞時顯然存在信息或語感上的肢解、誤讀,有些是在“為我方所用”心態下的故意曲解或夸大解讀,有些則純粹是日文在翻譯成中文時的詞不達意,語感上極微妙的不對稱都有可能造成“驢唇不對馬嘴”。
鳩山由紀夫講了那麼多,其實想表達的核心意思無非就是“日本應承認在釣魚島問題上存在爭議”,他對中方以《波茨坦公告》及《開羅宣言》為依據的說辭表達“理解”也好,認為“有一定道理”也好,無非就是為了說明“釣魚島存在爭議這一說法是成立的”。
實際上,媒體對此完全沒必要太過騷動,因為鳩山由紀夫並非第一次做次發言。比如,他去年10月27日在北海道演講時就公開表示,“不管怎麼說‘不存在領土爭議’,都隻會讓日本在世界各國面前處於不利地位。因此,應該將其作為領土問題進行討論,並堅持日本的主權。”他3月份在接受《亞洲周刊》專訪時也表示,“認為不存在領土爭端或沒有爭議的這種說法,隻會使問題的解決陷入困境。我認為,日本應該承認有領土爭議,在此之上再考慮採取何種解決方案。一味地強勢主張不存在領土爭議,也沒有談判余地的方式,將會使中日雙方的對立更趨嚴重,結果更難解開死結,對日中雙方均無利益。”
第二處蛛絲馬跡,便是在7月1日開始的東盟(ASEAN)文萊會議上,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將與韓國外長尹炳士將舉行正式會談,這是安倍上台以來的首次日韓外長會談。但中日外長是否會舉辦會談尚未確定,即使達成合意,也將隻能以非正式的“站著聊天”的形式短暫接觸。據日本方面披露,無法實現正式會談的原因是“中方堅稱日本承認釣魚島存在主權爭議是會談前提條件,不承認則不會談”。而眾所周知,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的一貫立場是不承認存在領土主權爭議。
根據這兩處蛛絲馬跡,便不難推測,安倍在黨首討論會上涉及的中方提出的“一定的條件”,恐怕是指或至少包括了“日本應承認釣魚島存在主權爭議”這一條件。那麼,在這一問題上,日本的真實想法究竟如何呢?日本的政策基本上都是“官僚主導”,而非“政治家主導”,對外交政策起決定意義的無疑是外務省官僚群體。在與熟悉日本外務省政策的某知名日媒國際部負責人A先生聚餐之際,筆者順便就此問題請教了其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