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評論

張鐵:多交幾個基層朋友

2013年07月10日07:42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字號:

摘要:正如徐特立所說:“交朋友是可以產生偉大的力量的。”多交幾個基層朋友,決策才有泥土的厚度、工作才有心靈的溫度。

認識一個農民工朋友,北京城擴到五環六環,卻難解他的租房之難﹔認識一個大學生朋友,守著京城遞了“N”份簡歷,都沒得到回應。在他們身上,能看到城市現代化中“人的難題”,能體會“最難就業季”難在哪裡。

的確,普通人的命運,是社會發展的風向標。對於領導干部,更需如中央領導所要求的,“多交幾個基層朋友”,多交幾個能說心裡話的基層朋友。有人把朋友比作窗戶,能讓你看到不一樣的世界。面向田野、面向基層開的窗多了,視野也會更開闊,也才能通過最豐富的“神經末梢”,感知時代洪流最深處的脈動。

正如徐特立所說:“交朋友是可以產生偉大的力量的。”多交幾個基層朋友,決策才有泥土的厚度、工作才有心靈的溫度。和農民工一起上路,看看他們在火車上、工地裡、地下室中的生活,才更能理解走進“春天裡”的期盼﹔和白領們交個朋友,聽聽“房奴”、“蟻族”的心聲,才更有讓人安居、安穩的政策構想……復雜而龐大的中國,艱難而深刻的轉型,需要執政者走進不同人群、走入不同生活,俯下身去傾聽、了解與思考。

周恩來在河北邯鄲調研,跟一個叫二旦的農民成為朋友,經常坐在門檻上談心。毛澤東在延安結交普通農民楊步浩,老農用兩人合影做“通行証”,進到中南海。與人民群眾交朋友,是我們黨群眾觀點的體現、群眾路線的實踐。保持血肉聯系、密切魚水深情,自然能贏得群眾的擁護和支持。當受傷失明的干部、路邊小攤的老板、偏遠農村的孤老都說“鄭培民書記是我的好朋友”時,“朋友”一詞就變成了一種最高的贊譽,代表著群眾心中領導干部應有的形象。

不過,現實中,也還有一些黨員干部是為“庸俗的人際學”而交朋友。或是眼睛看著上層,隻跟領導“攀交情”,提拔時可以助力、有事時可以幫忙﹔或是一心盯著財富,以“私人交情”進行暗箱操作,用“哥們關系”套現手中權力。“談笑有精英,往來無白丁”,更容易滋生“圈子”、產生“派系”,滑入貪腐深淵。多結交基層朋友,心底無私天地寬,能密切血肉聯系,更能抵抗歪風邪氣。

交朋友,貴在交心﹔交基層朋友,重在用心。革命先行者彭湃穿著學生裝、戴著白通帽去做農村工作碰了壁,就換上粗布衣服、戴上尖頂竹笠,打著赤腳跟農民一起鏟草鋤地,才取得信任,成為中國農民運動的“大王”。如果不能俯下身子、放下架子,真心相向、坦誠相見,不僅交不上朋友,還難免如民諺所諷刺:“與新社會群體說話,說不上去﹔與青年學生說話,說不進去﹔與困難群眾說話,說不下去﹔與老同志說話,給頂了回去”。

今天,社會的領域越來越廣,基層已經不僅是在田野、在車間、在連隊了。網上“意見領袖”,可能寫出《深圳,你被誰拋棄》的深沉反思﹔社會組織工作者,可能成為汶川抗震救災的“社會軍團”﹔大學生“村官”,也可能有帶領村民致富的真知灼見。多與他們碰撞思想、交換意見,既能凝聚社會共識,更可打開“基層視野”,為發展助力、蓄力。

多交幾個基層朋友——查民情、聽民意,謀發展、思長遠,不正該如此嗎?

分享到:

(責編:牛寧)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