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評論

美媒:經濟減速的中國應對增長無力的西方

2013年07月11日07:30來源:環球時報字號:

摘要:北京已決意調整經濟模式,在增長上舍量取質。這不僅涉及增長率下降,還是朝向長期休眠的中國消費者的關鍵轉變,從而為增長無力的西方打開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

美國《外交政策》雜志7月9日文章 世界正不情願地接受中國經濟減速。習慣了其GDP30年的高速增長,如今急需動力的眾多經濟體渴望一仍舊貫。但這種事不會再有了。

幾年前中國領導人提出,雖然該國經濟表面良好,但日益“不穩定、不平衡、不協調及最終的不可持續”。如今一種新增長模式擺在眼前:經濟轉向日益由內需驅動,而非依賴出口和投資。中國新領導層正努力落實這個棘手轉型,7月的美中戰略與經濟對話期間,伴隨這種調整的機遇和風險將是突出話題。

今年第一季度中國GDP增長率降至7.7%,四五月份也沒改觀,若在以前,中央會很快宣布新基建項目或政策以刺激增長,而新領導層並沒這樣做。此舉發出一個強烈信號,顯示北京如今願意接受更慢的增長率。

北京已決意調整經濟模式,在增長上舍量取質。這不僅涉及增長率下降,還是朝向長期休眠的中國消費者的關鍵轉變,從而為增長無力的西方打開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這對美國——經濟復蘇乏力、失業率居高不下,尤其重要。

以前中國政府就認識到經濟結構轉變的重要性,但進展不盡如人意。如今北京加大了調整力度。要使消費在中國經濟中發揮應有作用,三套改革必不可少:服務業引導就業、城市化、資金充足的保障網。目標是今后三五年,使中國居民的消費從目前在GDP中佔比35%(美國為71%)增至40%,到2023年超過45%。這個任務困難不小,但新政策提高了向內需轉變的成功率。

若取得成功,世界將期待中國三件事:首先,今后10年其GDP增長率很可能徘徊於7%或8%。勞動密集型服務業意味著中國能夠在這樣增長的同時,產生足夠就業以維持社會穩定。其次,以服務業驅動增長,意味著告別資源密集型制造業。這可能給中國資源供應鏈上的一些國家,特別是澳大利亞、巴西、加拿大和俄羅斯帶來煩惱,但會減少環境惡化和污染,促成更綠色的中國GDP。此外,中國消費者的興起或給發達國家帶來意外之財。服務業尤其如此,因為中國人缺少相關經驗或專業技能。

這種轉變不會一帆風順、一蹴而就。但如同后毛時代多數成就一樣,中國的發展時鐘總是以約4倍於別國的速度前行。必須認識到,即將到來的向更慢、更平衡及更持續的中國增長轉變過程中的機遇。(作者史蒂芬·S·羅奇,喬恆譯)

原題:中國慢船,副題:世界對中國經濟新常態做好准備了嗎?

分享到:

(責編:牛寧、鄒雅婷)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