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評論>>博採眾長

李吉明:中國網民為何易患“壞消息綜合症”?

2013年07月11日08:55來源:鳳凰博報字號:

摘要:說起“壞消息綜合症”的得名,最初源於於美國市場研究公司尼爾森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2010年的這份報告指出,在整個亞太地區,中國網民最喜歡在網絡上發表與產品相關的負面評論。

  中國網民為何易患“壞消息綜合症”?

  近日,一條“農村孩子、開封考生李盟盟高考分數565分,因志願申請表未被當地招辦提交而沒法上大學。”的微博短時間內引來超過12萬次轉發。對此,人民日報記者展開專訪並証實了微博所說乃3年前舊聞,且與事實不符。中國青年報以《微博“壞消息綜合症”:62%網民更願分享負面評論》為題發表評論,進一步指出網民對“壞消息”的“親近感”已經擴展到了整個社會生活。

  “壞消息綜合症”概念性的詞匯,主要指媒體上暴力、凶殺、災害、災難或爆料性的新聞總能激起更多人的關注興趣,微博和論壇上負面的消息、批判性的評論更能引起轉發和評論。也特指中國網民發表負面評論意願超過正面評論等現象。

  說起“壞消息綜合症”的得名,最初源於於美國市場研究公司尼爾森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2010年的這份報告指出,在整個亞太地區,中國網民最喜歡在網絡上發表與產品相關的負面評論,約有62%的中國網民表示,他們更願意分享負面評論,而全球網民的這一比例則為41%。此后,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的調查顯示,41.3%的中國網民明確表示“認同”尼爾森的這一調查結果。盡管上述調查只是將網民發表“負面評論”的習慣局限在商業消費領域,但更多的人則認為“壞消息”已經成為多數網民的興趣所在,甚至已經影響到了整個社會。

  有人說,負面消息和批評性言論更有價值﹔也有人說,負面消息和批評性言論多表明了中國網民的維權意識進一步增強。對此,一些專家並不認同,他們認為,微博中大量出現的負面信息會降低人們的道德底線,並產生示范作用,對整個社會價值觀產生不良影響。而網民對負面信息的偏聽偏信和對正面信息的質疑,則會降低社會公信力,甚至影響到網民自身的心理健康。

  其實,在網絡信息的海洋中人們更願意接受壞消息、更喜歡消費壞消息,這絕不是一種進步,而是做一種墮落、一種自私自利,更是一種價值觀的扭曲和新聞商業化的惡性循環。它所直接導致的,就是虛假新聞的捏造、網絡謠言的興盛、憤懣情緒的蔓延、人們隱私的曝光、社會道德的滑坡、法律法規的無視等等。

  中國網民究竟是如何患上“壞消息綜合症”的?有人給出了兩個答案:一是源於人性的自私自利,二是和新聞本身的傳播特質有關。筆者以為,此論雖然簡明扼要,但略顯豐滿不足,因而需要補充三點:一是中國人固有“看熱鬧”的心理和習慣。俗話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可見傳播、評論“壞消息”原本就是中國人的一種傳統性愛好。二是新聞傳播者本身的問題。“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壞消息才是新聞,無負面不算新聞”現在幾乎已經成為了新聞媒體和新聞工作者的固有信條,在商業炒作和迎合大眾的惡性循環中,讓更多的人走進了“偏好負面信息”、“偏好負面評論”的誤區。三是社會層面的問題。我國轉型期凸顯的社會問題,直接導致了民眾心理失衡刺激負面信息的創造與消費,在權益無法受到保障、知情權無法得到滿足的憤懣當中,網絡便成了他們宣泄情緒的一個平台和工具。

  “壞消息綜合症”既是媒體迎合大眾憤世嫉俗、不滿現實憤懣情緒的一種表現,也是網民在負面新聞中或當旁觀者、或當傳播者、或宣泄某種情緒、或滿足某種欲望的集中體現。在文明與愚昧、真相與謊言博弈當中,他們往往更加關注的不是前者而是后者。所以,醫治這一病症,既需要加強對公民的道德素質教育,有效疏導轉型期社會心態問題﹔也需要加強對媒體和媒介人的職業管理,培育良好網絡信息公共空間﹔更需要從制度層面和執行層面及時糾正社會當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從而讓“壞消息”斷失源頭!

  (注:本文轉載自“李吉明--鳳凰博客”,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分享到:

(責編:吳楊)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