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12日09:12來源:新浪博客字號:
摘要:帶著未竟的夢想,李國修完成了人生舞台上的最后一次謝幕,在他公布的遺言錄音中,他說自己將走向另外一個舞台,會認真潛心修行自己的編、導、演,繼續堅持他的最愛:開門、上台、演戲。 |
不久前的7月2日凌晨3點34分,有“台灣莫裡哀”之稱的戲劇大師李國修因患大腸癌在台中安詳辭世,享年58歲。兩年前,也是這樣一個夏日,我在北京採訪了國修老師,那時他的病情剛剛得到控制,為了自己的作品《三人行不行》的大陸版公演,從台灣遠赴北京。採訪中這位喜劇大師不時會模仿父輩講起山東話,地道的方言和夸張的動作原本應該引人發笑,卻讓我心生酸楚、眼泛淚光,說到父母在動蕩的歲月中舉家遷台、不離不棄,終老台灣、至死未得返鄉的一段段往事,說著說著,他自己忽然已淚如泉涌,我們都哽咽,就那麼面對面坐著,靜靜地、靜靜地。1986年,31歲的李國修創辦了自己的話劇團——屏風表演班,他說之所以起名“屏風”,就是想告訴大家,生活與戲劇的距離隻有一扇屏風,幕前戲子伶人的扮演,不過是一架屏風后真實人生的演繹,而李國修的戲之所以動人,也恰恰是因為他講述的是生命的故事。
1996年,“屏風”十周年,李國修在記者會上曾當眾朗讀他為自己寫的墓志銘:“這裡躺著一位小老頭,終其一生未完成他‘建立兩百人的全職劇團’以及‘興建一座屏風專屬劇場’的夢想。在墓碑前,無需放上一束鮮花,你隻需要放上一張你曾經觀賞過的屏風戲票。”帶著未竟的夢想,李國修完成了人生舞台上的最后一次謝幕,在他公布的遺言錄音中,他說自己將走向另外一個舞台,會認真潛心修行自己的編、導、演,繼續堅持他的最愛:開門、上台、演戲。
“人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情就功德圓滿了”
許戈輝:您當時選擇做戲劇的時候,應該說您做電視諧星也是如日中天,為什麼沒有繼續下去?戲劇畢竟是更小眾的。
李國修:對,其實26歲我就在台灣家喻戶曉了,但我才做了4年就做不下去了。我的自我要求太高了,那時我跟台灣綜藝大姐大張小燕說,我想要寫劇本,她說你可以寫寫看。我一寫就寫了三年,絞盡腦汁,結果后來我受不了了,我崩潰了,因為我覺得我沒點子了,我的腦袋裡出現了個大匾額,匾額寫著四個字——“江郎才盡”。還有一個問題是,我覺得電視是速食文化,我的精力完全在每個禮拜的節目中消耗掉了。我形容自己是一管牙膏,這管牙膏擠完了是什麼呢,是空的牙膏管,空牙膏管的命運是什麼,丟垃圾筒。我心裡太悲觀了,我總覺得自己是一個快被榨干的牙膏管,那時候我就決定激流勇退,再多的絢爛我都不要了。
許戈輝:您這樣的人在我們北京話裡叫“擰巴”。就是說這個人他內心很糾結,明明做得挺好的,做喜劇演員做那麼好,還不快樂,內心還很痛苦。
李國修:對,重點出來了,就是這句話,我不快樂。我覺得我的人生如果只是這樣,這不是我要的。所以我在滿30歲的時候出去游學,我在東京待了45天,紐約待了5個月,這6個月的時間看了超過60出戲。當時我就看過了英文版和日文版的《貓》,感動得淚流滿面。我才意識到,我找到了我的最愛,我的最愛是我十八歲參加世新話劇社,走上舞台那一天,公演的第一天,我非常感動,我沒有想到自己可以上台演戲,而且有那麼多的觀眾,那麼多的掌聲,我竟然回到了我18歲時的話劇首演之夜,之后我知道我要什麼了。所以在那個六個月的游學之后,我就回到了台灣,決定要做劇場。1986年10月6號我創立了“屏風表演班”,這一做就做了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