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評論

美媒:汲取中國傳統智慧 游學不必舍近求遠

2013年07月13日08:11來源:中新網字號:

摘要:可不知道為什麼,接下來的幾千年裡,教育方式讓越來越多的小學生感覺壓力山大,學習不再是一件快樂的事兒,而到美國游學以及參加什麼夏令營才是件愉快的事兒。

  中新網7月11日電 美國僑報網11日刊載《游學的收獲在哪兒?》一文,文章指出,海外游學的目的就是體驗國外的教育方式和教育體制,但是根本不用舍近求遠,這些都可以從中國古人的智慧中找到,那就是讓孩子們帶著樂趣來學習,這是教育工作者需要反省的地方。

  文章摘編如下: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論語》開篇就是這句話。這句話的意思是:學到了知識,並且經常應用,那不是很愉快的嗎?

  這裡有兩個關鍵字,一個是“學”,一個是“說”。

  學,在此可以理解為接受知識的過程和結果;說,視同於“悅”,是一種狀態,愉快的狀態。

  可見,兩千多年前的孔夫子就教導我們,學習要與快樂聯系在一起。這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寓教於樂。

  可不知道為什麼,接下來的幾千年裡,教育方式讓越來越多的小學生感覺壓力山大,學習不再是一件快樂的事兒,而到美國游學以及參加什麼夏令營才是件愉快的事兒。

  從這些年來到美國各地游學的中小學生,甚至高中生的游學日程看,他們在美國逗留期間,與當地同齡學生在一起上課、下課、玩耍、參觀、旅游,表面上看,這些學生不可能在課堂上真正學到些什麼高端知識,但實際上,通過各項課外活動,這些學生找到了“學而時習之”的“不亦說乎”的感覺。這就是學生們的收獲。

  美國的教育與中國現行教育最大不同點或許就在這裡,美國鼓勵學生自己動手,通過動手來開動腦筋。

  現代中國人轉了一個大圈,從中國轉到美國,再轉回到中國,最后會發現,中國老祖宗告訴我們的東西,我們自己沒有完全理解,而看似傻乎乎的美國人,卻在不知不覺中實踐著中國古代先賢提倡的東西。

  孩子們通過游學感覺快樂了,但是,該輪到在從事教育工作的人反省了。(郭劍)

分享到:

(責編:吳楊、鄒雅婷)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