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評論

美報:中國崛起需淡化"百年恥辱"思維

2013年07月16日07:22來源:參考消息網字號:

摘要:如今,這種悲慘時期形成的心理和文化習慣繼續扭曲著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的關系,特別是與取代英國成為世界超級大國的美國的關系。

參考消息網7月15日報道 美國《華爾街日報》7月12日發表題為《崛起的中國需要一種新的民族史》的文章,作者為《富強:中國通往21世紀的長征》一書作者奧維爾·謝爾和約翰·德勒裡。文章稱,對於東方迅速崛起的引擎中國來說,其通往現代國家的旅程是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展開的——出人意料、令人震驚的失敗和不復存在的往日輝煌。

文章稱,1842年8月29日,當時的清朝簽訂了《南京條約》向英國投降,以結束災難性的第一次鴉片戰爭。正是從這次失敗以及此后經歷的許多次失敗中,中國的政治精英撰寫了整個國家被外國剝削和奴役的歷史。即使今天,這種想法在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的關系中仍然發揮著巨大影響。

人們可以在南京靜海寺史料陳列館看到中國歷史上這一時刻的陳列品,該館位於南京西北部的一段狹長路段。正如這處史料陳列館的第一塊展板上解釋的那樣,這些不平等條約就像恥辱的枷鎖使中國失去了對自身政治和軍事事務的控制權,而且這是導致中國現代歷史上貧弱交加的主要原因,這也成為中國近代史開端的象征之一。

文章指出,對於中國的改革者來說,這段無能為力、低人一等的歷史也預示著中國的救贖。正如靜海寺史料陳列館的最后一塊展板所說的那樣,回顧這段屈辱史很難,但廢除不平等條約表明了中國人民爭取獨立和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所謂知恥而后勇。

在這段受到權威認可的中國近代史上,1840年是第一年。每個中國學生都要牢記官方的說法,把中國的歷史分為鴉片戰爭前和鴉片戰爭后,就像美國人學習《獨立宣言》的序言一樣。

文章指出,要全面了解這些歷史經歷帶來的創傷,除了中國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的失敗帶來的震驚外,人們還必須了解此后隨之而來的一系列慘敗。歷史上,中國人從來沒有質疑過支撐他們的文化和治理方式的基本想法。當帝制下的官員們最終明白,他們的國家已經變成了不幸的“東亞病夫”,一種根深蒂固的想法在他們的頭腦中形成了——中國一直受到其外國競爭對手的掠奪。

分享到:

(責編:吳楊、鄒雅婷)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