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18日13:44來源:中新網字號:
摘要: 7月16日,日本前首相菅直人以侵犯名譽為由,正式將現任首相安倍晉三告上法庭。菅直人認為,兩年前福島發生核事故時,安倍在網絡雜志中發布一條名為 “菅直人首相捏造海水注入指令 ”消息,該消息完全不符事實。 |
首先,從粉絲或支持者數量看,橋下獨佔鰲頭,他的推特擁有112萬多名粉絲﹔安倍其次,擁有37萬多名粉絲,而海江田最少,其支持者僅有541名。此外,本月上旬《朝日新聞》的一項網絡調查表明,有39%的網民認為安倍具有網絡發信力,選擇橋下的比例為26%,而海江田僅為3%。
從觸網時間和發信頻度看,橋下最為積極,自2008年開博以來他最多時一天的發信量超過一百條。安倍在就任首相后利用官邸和個人的兩個主頁持續發信,平均每天1.8條。海江田在三人中最為后知后覺,今年6月3日他才剛剛開設博客,目前其博客的招牌是一周一成語,他本人書寫的“浩然之氣”也貼在上面。由於這種傳統文化氣質,日本媒體把海江田稱作“毛筆派”。相比之下,被稱為“網絡派”的橋下、安倍的博客風格則強硬很多。橋下的博客經常充斥著諸如 “混蛋報紙”、“白痴記者”這樣的攻擊性語言。
安倍也毫不遜色,對於那些批評他的電視主播、報紙雜志記者,甚至是曾經共事過的前外交官,他一向點名道姓, 諷刺批判。如果對方向其道歉,他還會高調地在網上回應稱是“網絡的勝利”。
在某種程度上,網絡成就了安倍晉三今天的“勝利”。據報道,2012年8月10日,安倍在自己的主頁上針對李明博登上竹島(韓國稱獨島)的批判留言,不到半天即獲得超過兩萬條的贊頂。這種民意氛圍,使當時尚不知未來出路、沉淪落魄的安倍頃刻間明確了自己未來重新崛起的方向。
最后,再回到此次日本參院選舉網絡解禁一事上。從性質看,這是日本政治傳播市場中一次放鬆限制的新自由主義改革。目前,在各政黨、各黨首、各候選人中已出現明顯的傳播能力差距,而這種差距很大程度上使選舉結果出現贏家通吃的傾向。
但正如上文所言,安倍晉三、橋下徹等“贏家”,激發挑動的是日本民意中的暴戾情緒,這種情緒以日本國力下降、外交困局為背景,不斷增殖著其國內民眾的受害者意識,這種受害者意識又直接轉變為“打破既得利益”、“與中國對抗”、“制裁朝鮮”等強硬輿論的底色。(金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