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23日14:15來源:海外網字號:
那小兵:“您很理解這種狀況。您研究克勞塞維茨軍事思想非常有成就,他的軍事戰略思想是整個西方軍事思想的基礎,請您從戰略與戰術層面給中國讀者談談如何運用西方軍事思想保衛釣魚島與南海吧。
伯格教授:“首先,應當了解中國的對手戰略意圖,然后評估對方的戰斗意志與方式,再然后評估敵我實力對比,之后才能制定戰略戰術。我們明白戰爭是政治的繼續。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把戰爭看成獨立的東西,而要看作是政治的工具,是為政治服務的。戰爭爆發之后,並未脫離政治,仍是政治交往的繼續,是政治交往通過另一種手段的實現,是打仗的政治,是以劍代筆的政治。美英兩國在二戰中就建立了所謂“圍堵歐亞大陸”的戰略同盟,那時對手是德國,德國與蘇聯交火讓英美趁機攻入,最終德國失敗。
在二戰后,那時的假設敵人包括了俄國與中國這兩個潛在超級大國,一旦其中一個大國與其他一個大國開戰,美國就將選其中一個聯合制服另一個,從而用最低成本掌控兩個超級大國。美國對於俄國和中國的經濟與軍事戰略圍堵計劃依然有效,但其中外部情況發生了變化,美國有些不知所措。這個戰略弱點有兩個:一是伊斯蘭國家的崛起造成西方文化與東方文化沖突升級,這帶來了從來未有過的新挑戰﹔二是歐盟、俄、中三國相互依賴加強,美、英、日聯合向心力減弱。
美國十分擔心俄國與中國會因為發生動亂而走向伊斯蘭式極端主義,故此並不敢相逼太甚,而且會繼續制約日本與韓國的軍事冒險。很大程度上,美國不敢真正觸動中國的霍姆斯海峽與馬六甲海峽生命線,擔心中國背水一戰造成美日韓戰線徹底被摧毀。美國從中國歷史中得出一個結論:每次中國打仗就會促進民族大團結,同時解決貧富不均等社會問題,中央集權相應大大加強,相比之下,美國日本韓國這些民主國家主動發動戰爭將極大的激怒國民。因此美國希望中國繼續和平演變而對美國有利。
中國對於保衛釣魚島不必擔心美國真正介入,但可以適當選擇時機給美國面子出來調停。從經濟學角度講,戰爭恢復能力比打贏戰爭本身更重要,看看德國與日本就是這樣崛起的,再看看那些沒有參戰的南美洲國家,一個都沒崛起,因為他們被既得利益集團拖住了”。
那小兵:“克勞塞維茨認為,戰爭的政治目的即是消滅敵人,而消滅敵人必然要通過武力決戰,通過戰斗才能達到,它是一種比其他一切手段更為優越、更為有效的手段。消滅敵人包括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兩個方面。他還認為,進攻和防御是戰爭中的兩種基本作戰形式。二者是相互聯系、相互轉化的。整體為防御,局部可能為進攻。您可否能談談中國能從中採用什麼戰術戰略?”
伯格教授:“我讀過一些中國現代軍事著作,但覺得像《超限戰》之類的作品都缺少軍事戰略思想格局的,太過拘泥於技術層面,顯然受到了西方武器制勝論影響。就目前美俄中平衡的格局看,中國相對最強的戰爭要素就是武器,尤其是核武器,這就是不怕打輸的底牌,這讓對手們明白無論戰爭如何發展中國都不會輸,更不會割地賠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