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滾動 紙媒
2013年12月10日09:13|來源:海外網|字號:
摘要:人們已經發現,前些年一直提倡的社會改革在這次三中全會上並未受到太多的重視。當然,這並不是說沒有涉及,而是分布到各個不同部分。 |
沒有社會改革就沒有社會穩定
從上世紀70年代末到本世紀初,中國的改革的政策重心都是經濟改革。1978年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主題是把執政黨的工作重心從“階級斗爭”轉移到“經濟建設”,而1993年的十四屆三中全會則是實施“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行動綱領。而這兩次三中全會構成了中國經濟改革的主題。很顯然,社會改革一直沒有進入領導層的決策視野。
直到2002年的中共十六大及其之后,隨著“和諧社會”和“科學發展觀”等政策概念的提出,逐漸把社會改革和社會建設提到議事日程上來,到十八大之前正式提出了“社會體制改革”和“社會建設”的政策目標。很多年來,人們希望執政黨改變隻重視經濟建設而忽視社會建設的局面,至少能夠把社會建設提高到和經濟建設同等的地位。畢竟,中國從理論上說還是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國家必須發展經濟,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國家。不過,社會主義國家更要搞社會建設。但事實是,直到今天,仍然有很多人沒有能夠理解社會改革和經濟改革之間的有機關系,甚至把兩者對立起來。
實際上,未來經濟改革是否成功,經濟發展是否可以持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社會改革。例如,沒有社會改革,就不會有消費社會的制度基礎。消費社會建立不起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就會成為問題。再者,沒有社會改革,社會的穩定就沒有基礎。如果過分依賴暴力機器,社會的暴力化不可避免。當然,如果沒有社會改革,未來的政治改革進程也會充滿暴力,即便是民主化了,也會是劣質民主。
前些年,人們在爭論中國是否會“拉美化”,這裡主要指的是收入和社會分化的問題。但當時,西方也有一些人開始擔心,中國以市場化為導向的改革有可能演變成為一些拉美國家所經歷過的右派專制社會。那就是,政府一方面用政治和行政權力來推動市場化,另一方面強化國家暴力機器來維持社會的穩定。實際上,中共十六大以來的社會建設就是為了避免這樣一種情形的出現。十六大以來,中國政府努力拓展社會改革,包括社會保障、醫療、教育、公共住房等等。但也不可否認,中國各方面的社會制度和社會政策程度還是很低,並且社會改革從總體上來說,還沒有找到重大的突破口。
三中全會再次強調以市場化為導向的經濟改革,這是可持續地經濟發展所必需。但是,在進行市場化為導向的經濟改革的同時也需要大力進行社會建設。歷史上看,市場經濟是創造財富最有效的機制,但市場本身保持不了財富。財富流失是今日中國的普遍現象。西方花了一百多年的時間來培養龐大的中產階層,但亞洲的日本和后來的“四小龍”(韓國、新加坡、台灣和香港)隻花了30來年的時間培養了一個龐大的中產階層。無論是歐洲還是亞洲這些經濟體,都是靠市場經濟取得發展,也是靠社會建設來培養和扶持中產階級的。不過,亞洲這些經濟體遠比歐洲成功。歐洲國家經歷了長時期的、暴力的工人階級運動,才開始搞社會建設。但亞洲這些經濟體則是政府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花大力氣搞社會建設,才避免了轉型期間的暴力,保証了平穩的轉型。在所有這些經濟體,法制和法治來保障財富,但更為重要的是社會改革。
(責編:鄒雅婷)
三中全會,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