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02日09:19来源:凤凰博报字号:
摘要:网上曾流传形容所谓“成功人士”的一句话,即“没有灵魂的成功”,在笔者看来,类似《富春》这种成功的烂片就是“没有灵魂的成功”的样板。《富春》票房成功了,但影片的品质和灵魂何在? |
国产电影票房频现好片遇冷、烂片见涨的怪相,有媒体称之为“口红效应”----即在整体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一些廉价的非必需品反而有很好的销路。近日,“刷新烂片底线”却赚得两亿票房赢得盆满钵满的《富春山居图》堪称这一典范。相形之下,另一部“零差评”、获奖无数的台湾电影《逆光飞翔》的排片量低的离谱,票房更是惨不忍睹。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一部广受恶评的片子成为票房“奇葩”,而好片却被烂片击落的无处藏身,真是一道很有意思的文化景观。
《富春》由中影集团和寰亚电影参与投资拍摄,制作及宣发成本庞大,虽由从未拍过电影、名不见经传的导演拍摄完成,但挑大梁的刘德华、林志玲两位影界颇具票房号召力的“一哥”、“一姐”构成了吸金的主要元素;《逆光》则是一部投资800万的小成本电影,主创阵容除了出品人王家卫以外,导演、演员皆是寂寂无名的新人,讲述的是人在面临尊严和生活等种种挑战时追寻梦想的故事。该剧凭借生动的剧情和优质的精神指向,一路斩获包括韩国釜山影展、台湾金马奖等14个海内外电影奖项。
《富春》和《逆光》恰似一对冤家,前者赢了票房,失了口碑;后者赢了口碑却失了票房。据笔者了解,《逆光》的遭遇并非个案,早在2011年,口碑之作《钢的琴》上映时即遇冷,不少慕名而来的观众只能赶早场或晚场才能看到电影,最终该片的票房只有400万元;由霍建起导演的《秋之白华》上映期间,每天仅寥寥四五场。而文艺片《转山》、《Hello!树先生》等影片也曾遭遇排片少的尴尬。更有戏剧性的是,去年,一部无明星、无大投资、无话题的“三无”小成本电影《岁月无声》悄然在全国上映,但影院排片极其不给力,在多家影城遭遇“一日游”的尴尬。情急之下,出品方只好自找舞台,花了30万元租演唱会场馆办万人观影活动,这种以向影院“叫板”来捍卫影片尊严的方式一度引起电影界的广泛关注。
创作者们用丰满的理想换来了现实的骨感。在笔者看来,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商业绑架了票房,大量资本的涌入正改变着中国电影的格局。一些投资巨大、宣传强势、知名度高、大腕云集,具有商业“卖相”的影片,以强势的面貌在各大院线占据“霸主”地位,而其他中小投资、卖点不显著、题材小众的影片则沦为配角,院线这种一味追求票房不惜舍弃小成本佳片的主观选择,引导了中国电影的走势;另外,过度的商业营销也左右着市场和观众的审美价值取向。近几年,网络“水军”、口碑营销也越做越大,网上甚至出现了“十万就可热炒一部电影”的宣传语。有的片方雇用水军,成立“口碑维护团”,在各电影评分网上为该影片打高分,在“水军刷分”这种潜规则的操控下,一些“投资不多、导演没有过成功作品、故事很一般”的电影,也都获得票房大卖。此外,体制问题、电影市场不成熟等原因也导致了“烂片走红,好片沦为炮灰”的尴尬局面。
网上曾流传形容所谓“成功人士”的一句话,即“没有灵魂的成功”,在笔者看来,类似《富春》这种成功的烂片就是“没有灵魂的成功”的样板。《富春》票房成功了,但影片的品质和灵魂何在?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这样问道:如果不正义的人过得比正义的人更幸福,那我们为什么还要成为一个正义的人?同理,如果华而不实、形式大于内容的烂片获利最大最易成功,那么谁还去吃亏拍那些吃力不讨好的优质影片来涵养观众?长此以往,必将破坏中国电影生态,导致影界城门失守。
前些年,一个多年坚守电影理想、秉持自我风格的国内某著名导演在市场旗帜的召唤下转型了,他像变了个人似地拍摄了多部充斥诸多商业元素的所谓“大片”,部分弱智但票房很高的影片引来影友的炮轰,很多观众表示自己被这种烂片“忽悠”了。面对指责,这位名导演反讽并回击说,“我没法扛起中国电影思想的大旗”。在笔者看来,中国电影不需要劣质的商业片,也不需要形而上的说教片,但减少视觉垃圾,营造影视艺术的审美空间,为观众奉献出具备精妙故事结构、完整的逻辑、智慧的思维和直抵心灵的有一定品质的电影当属每个电影工作者的文化自觉。
泡沫电影终究代替不了主流。值得欣慰的是,国内还有很多没有被票房和商业绑架,电影里有浓重的人文关怀和思考的电影人,正在孜孜以求的开垦电影圣地那片绿洲。像前不久在戛纳获奖的贾樟柯和他还未公映的影片《天注定》;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和《一九四二》;张猛的《钢的琴》;王竞的《万箭穿心》,以及正在上映的王家卫的《逆光飞翔》等等,都以中国电影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性光辉载入中国电影的史册。相信未来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成熟发育、电影观众的品位提升以及电影分众化方向的发展,《逆光》等的悲剧将得以逆转。
(注:本文转载自“赵兰儿--凤凰博客”,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