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04日08:52来源:凤凰博报字号:
摘要:安倍一直热衷于推进“亚洲自由之弧”计划,他抱着所谓的“拥有自由、民主、人权等共同价值观”,期望与美国、韩国、东盟、印度、澳大利亚等拥有“共同价值观”的国家,共同建立“大亚洲”。 |
在东北亚,中国、韩国、日本“三角”关系无疑是影响地区和平与稳定的最重要因素。近来,中韩日“三角”关系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弈化,中韩关系似乎在拉近,而中国与日本、韩国与日本关系却在疏远。这无疑是对安倍政府实施“对华包围圈”的遏制。换句话说,韩国是日本“对华包围圈”的拆台者。
一个明显特征是,韩国总统朴槿惠上台后,改变了前总统李明博“亲美亲日”的外交政策,将韩国原来的对外关系排列——美国、日本、中国、俄罗斯,改变为——美国、中国、日本、俄罗斯。在5月份访问美国后,朴槿惠6月底访问了中国。这次访问无可否认的是成功的,使韩国和中国的关系更进了一步。
按朴槿惠的排列,下一步她应访问日本了。但是,韩国外交人士说,鉴于日本对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态度消极,朴槿惠不会考虑与日本首相安倍会晤。7月2日韩国外交部副发言人韩惠进称,眼下谈论韩日首脑会晤是否会举行“为时过早”。他表示,对安倍内阁就解决“慰安妇”问题态度消极,以及在历史问题上没有展现互信,甚至倒退,使朴槿惠感到失望。
这与过去较为亲密的韩日关系形成鲜明的对比。由于韩国与日本都是美国的军事同盟国,因而韩国一直是“美日韩”战略框架中的成员。现在,为什么韩日关系出现了裂痕?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慰安妇”问题,另一方面是韩日因独岛争端。去年由于前总统李明博登上独岛宣示主权,引发了韩日的外交风暴,导致两国关系一落千丈。
韩日争端升级到如此程度,让韩国和日本的盟友——美国处于尴尬境地。美国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曾发表《美日同盟报告》,主张韩国和日本不应该出于国内政治目的,而重新挑起两国对历史问题的分歧和极端的民主主义情绪。这份报告是以美国的观点来诠释韩日之间微妙的历史问题。美国把焦点放在了“牵制中国”上,而把韩日之间的历史问题当作是次要的。
去年12月,安倍再次出任首相后,一直想拉拢韩国以牵制中国的崛起。安倍的如意盘算是,如果日本把韩国、印度、越南、菲律宾、蒙古等中国近邻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那么,就可以形成“对华包围圈”拼图中几个重要节点。通过安倍及阁僚的东奔西走,“对华包围圈”拼图的各个节点就将日趋完善。由于部分国家在领土问题上与中国存在争端,因此,日本与这些国家在利益上可谓不谋而合。
安倍在构建“对华包围圈”的过程中,始终强调所谓的“共同价值观”。其用意十分明显,即用“价值观外交”构筑“对华包围圈”。安倍一直热衷于推进“亚洲自由之弧”计划,他抱着所谓的“拥有自由、民主、人权等共同价值观”,期望与美国、韩国、东盟、印度、澳大利亚等拥有“共同价值观”的国家,共同建立“大亚洲”。
然而,这只是日本的一厢情愿。由于日本内阁的一些人不争气,不断侮辱二战的慰安妇。更令韩国人气愤的是,日本一些领导人至今都不肯承认日本在二战侵略亚洲国家所造成的灾害。日本要与韩国搞好关系,但又不表示丝毫诚意,安倍说要促进和韩国的关系,也只有沦为“说说罢了”。
6月28日,日本共同社发表题为《韩国总统访华先于访日 日本担忧陷孤立》的文章认为,韩国就历史问题对日本进行了强烈谴责,以习近平主席为首的中国领导班子有意通过宣传中韩间的亲密关系,给国际社会以日本在东亚地区陷入孤立的印象。
这一观点,与安倍政府一直力求与共同拥有民主主义理念的国家开展“价值观外交”,背道而驰。朴槿惠的访华似乎“显露出了如今的日韩关系之冷”。与韩国间的冷淡关系成为安倍政府最大的难关和“对华包围圈”最重要部分的漏洞,日本政府对被视为安倍的“对华包围圈”中“最重要部分的漏洞”显现感到焦虑和意外。
在朴槿惠总统走进中国、赢得人心的同时,安倍政府却在诋毁历史、大搞“对华包围圈”,这让人难以接受。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对安倍搞的“对华包围圈”要有清醒的认识,不仅要在军事上有所准备,也应该及时地展开“外交反击战”,主动拉近与韩国等周边国家的关系,让这些国家成为日本“对华包围圈”的拆台者。
(注:本文转载自“邱林--凤凰博客”,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