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海外网>>评论

俄专家:没人能帮中国复制苏-35 只能买许可证【6】

2013年07月13日09:21来源:铁血社区字号:

摘要:俄罗斯国际战略研究所公布的数据显示,越南空军目前共装备有从前苏联购买的140架米格-21战斗机和53架苏-22M3/M4型战斗轰炸机,以及从俄罗斯购得的12架苏-27SK/UBK和4架苏-30MK战斗机。

  据俄罗斯《军工信使》周刊12月12日报道,作为俄罗斯军事航空工业永恒的发动机,40多年前为第4代歼击机研制的AL-31F的潜力无穷无尽,其技术参数至今仍处于领先水平,其技术潜力仍能保证持续升级改进的需求,AL-31F家族已经成为俄发动机制造业稳定性能的象征,成为最近两年来中俄新阶段军事技术合作的基础,而且其最新成果还应用到了第5代歼击机使用的推力更大、比重更小的全新发动机的研制项目上。

  俄媒称,俄新任国防部长绍伊古首次出访选择中国完全合情合理。中俄军事技术合作在20世纪末一度非常活跃,但在21世纪初遭到严重滑坡,直到最近两年来才重新焕发活力,而中俄军事技术合作新阶段的基础首先就是AL-31F系列航空发动机的出口供应。在上世纪90年代对俄罗斯国防工业系统来说极具毁灭性的日子里,正是AL-31F发动机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苏-27、苏-30系列多功能歼击机在国外市场的商业成功,从而不仅挽救了俄军事航空工业,还挽救了整个发动机制造行业。现在AL-31F研制者还在利用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和成果,为第5代歼击机T-50生产原则上的新型发动机。

  莫斯科“土星”机器制造厂(现在隶属“土星”科学生产联合体集团公司)研制的AL-31F发动机当年被选定为第4代歼击机苏-27的动力装置,主要任务是使俄制战机获取对美国同类战机F-15的优势。苏联中央航空发动机制造研究所根据对AL-31F、D-30F-9、R-59F-300三种发动机的工作分析结果,于1971年做出了重点研制AL-31F发动机的决定。项目验证机T-10-1从1977年5月20日开始进行试验,到1982年前共制造了9架这样的试验样品机,全部配备此前一代的发动机AL-21F-3。前景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工作从1974年开始,最初型号的AL-31F发动机使用高低压两级涡轮和低压压缩机,技术性能不符合战术任务要求。之后研制新型双转子涡喷加力发动机,同时彻底重新设计T-10C歼击机的结构,大幅改善气动性能,采用传动机匣和所有部件都在上边的另外一种航空发动机布局。1985年8月6日AL-31F发动机国家试验接收书正式签订,新发动机最大推力12.5吨,使用一级高低压涡轮和高压压缩机,以及气旋涡流涡轮机叶,大幅增加了发动机长寿。此前发动机使用寿命不超过70小时,当时苏联空军要求至少达到300小时。延续发动机寿命一直是主要工作方向,现在这个指标已经达到1000小时。

  俄媒称,当年确定的AL-31F发动机主要生产商是乌法市发动机制造生产联合体,后来才吸引莫斯科市“礼炮”机器制造厂(现在隶属“礼炮”燃气涡轮机制造科学生产中心)加入,最初只制造个别部件。后来根据劳动分工,乌法企业专门生产发动机冷却系统,“礼炮”企业负责燃烧发热系统。新型AL-31FP旋转喷管发动机1989年首次进行试验,随后的推力矢量发动机验证样品在1996年4月由苏-35歼击机升空试验,期间特别重视对发动机喷管的有效控制,并在实现发动机活动和固定部分可靠而紧密结合的目标中解决了最为复杂的任务,最后定型的产品保证了苏霍伊重型歼击机举世闻名的机动性和可靠性。量产型AL-31FP发动机装配苏-30歼击机使用,首批出口型飞机使用的AL-31FP发动机由乌法企业制造,根据1996年签订的合同,为向印度空军供应的40架苏-30MKI飞机生产了80台发动机。在整个90年代AL-31F发动机的生产根据出口对象而定,其中向印度出口的飞机发动机由乌法企业生产,对中国出口的飞机发动机由“礼炮”企业生产,阿尔及利亚和马来西亚进口的苏-30使用乌法企业制造的发动机,越南和印尼使用莫斯科企业生产的发动机,委内瑞拉的24架苏-30MKV2使用的发动机则由莫斯科和乌法企业各生产一半。

  歼-10的研制基础是以色列“狮”式战术歼击机,后者在美国的压力下于1986年被迫停止,改为联合生产F-16战斗机,但是“狮”式战机的研制成果被以色列应用到国际联合项目上,提供给了中国。歼-10最初本应配备美国普惠公司专门生产的PW-1120发动机,但在禁运之后被迫寻找替代方案,中国军队最高领导人最终选择了俄罗斯AL-31F的改进型号AL-31FN。“土星”企业随后在1992-1994年间使用中方预付的资金为中国歼-10项目研制了首批14台发动机,成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发动机企业的首次创新尝试。之后俄航空航天局决定由莫斯科“礼炮”企业为中国批量生产AL-31FN,后者随即与“土星”企业达成了技术转让货币补偿协议,发动机技术研制方得到对华出口发动机收入的8%,约合每台25-30万美元。后来售价逐渐由250万美元涨至350万美元。

  实际上AL-31F系列发动机的出口早就具备了不受战斗机销售影响的独立自主性质,这在中俄军事技术合作背景下特别明显,而AL-31FN则成为中国航空发动机制造业状况的独特试金石。如果说中国国防工业经常展示在许多方向的重大研发成就的话,那么在发动机制造方面,中国暂时还没有能力为国产战斗机批量生产较为可靠的发动机。正是因此中国至今仍在继续为歼-10、歼-11B/BS歼击机购买AL-31F系列发动机。1996年中国得到了生产200架苏-27SK的许可技术,到2007年底共组装了其中的105架,之后放弃该项目,开始重点研制歼-11。尽管中国专门为歼-10、歼-11研制出了WS-10A“太行”国产涡喷发动机,并且广泛宣传,但是其寿命不是很长,而且有大量设计和技术缺陷,至今仍未完全消除,因此中国还在购买俄罗斯发动机。据中国官方消息,WS-10A发动机应当在2015年底前投入批量生产,但是这个期限可能显得过于乐观。在中国摆脱对俄罗斯发动机依赖的努力暂时受挫之后,2009年中国恢复采购AL-31F/FN发动机,而且中国订单增幅如此之大,致使“礼炮”企业的生产能力捉襟见肘,几乎无法满足要求。2009-2011年双方签订了将近400台发动机的供应合同,而相关发动机的订单总量接近1000台。根据2011年的合同,乌法企业还在供应另外140台AL-31FN发动机,以替代歼-11多功能歼击机上使用寿命已经到期的发动机。

  俄媒称,近年来俄企业仍在持续改进AL-31F系列发动机的性能。“礼炮”企业总经理马萨洛夫表示,AL-31F的动力性能现在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俄罗斯空军计划装备的苏霍伊战机的技术任务要求,特别是新型量产型苏-34前线轰炸机和深度改进型苏-27SM多功能歼击机。现在“礼炮”企业生产的AL-31F-M1(42系)新型发动机推力更大,而且不用改变尺寸就能使其推力增加到13.5吨,目前该型发动机正在量产,装机对象为苏-27SM,另外还将用于苏-27、苏-30,可能还有19架苏-33舰载歼击机的维修。下一个阶段的任务是在明年开始批量生产AL-31F-M2发动机,试验结果已经确认其最大推力能在油耗降低、不开加力的情况下增加到14.5吨,规定寿命3000小时,而且其装机对象苏-27SM或苏-34不需要对机身结构或发动机室进行任何改变,可以直接装备部队使用。

  与此同时,在经过长时间的辩论和争夺之后,为第5代歼击机T-50研制新型发动机的任务已由俄联邦发动机联合制造集团在内部分配,并吸引“礼炮”企业参加。作为两大竞争对手,“土星”企业负责研制“叶尼塞斯克-A”发动机,“礼炮”企业研制“叶尼塞斯克-B”。俄官方尚未正式宣布哪个企业的产品最终胜出,目前T-50暂时使用“土星”企业、乌法企业和苏霍伊设计局联合研制的AL-41F1发动机,即117S产品,其基础是AL-31F,同时部分借鉴了为第4代++歼击机苏-35研制的AL-41F1S发动机的成果。目前为T-50研制的第一阶段发动机的推力可达15吨,涡轮直径有所增加,推力矢量能够全向控制,采用自动化数字控制系统。至于第二阶段货真价实的第5代发动机将拥有更大的推力,更小的比重。至于新型发动机的准确参数,以及产品研制进程本身,都还处于严格保密状态。

  下一页:美称中国或大批量购买舰载型苏-33战斗机

分享到:

(责编:吴杨、邹雅婷)

相关新闻 >

美图精选 >

国内国际台湾华人视频论坛

评论 >

图片 >

视频 >

国际 >

国内 >

娱乐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