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华商滚动

海外网>>评论

朱四倍:“拆建全靠一句话”的怪象如何解?

2013年10月12日09:44|来源:广州日报|字号:

  “建筑短命”正成为城市“通病”,现在不少城市拆除的都是上世纪80年代的建筑,而当下规划失当、品位低劣的建筑又成为未来拆除对象。(10月11日新华网)

  事实上,对短命建筑的讽刺多多,有人说,“拆了一次创造了GDP,重盖一次又创造了GDP”。我国每年新建建筑面积20亿平方米,使用了世界上40%的水泥、钢筋,建筑平均寿命却只能维持25至30年。不少建筑并非质量差,而是未到使用年限即被人为拆除。而在英国、法国、美国,建筑的平均使用寿命分别为132年、85年和80年。对比之下,我国浪费和毁坏之严重,已经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在一定意义上,笔者以为,“拆建全靠一句话”是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谋杀行为。吊诡的是,在拆建的“大比拼”中,不仅没有官员对此负责,相反,动静越大的,可能得到的“政治利益”如升迁越多。不少地方换一届政府搞一个规划,一任领导一个做法,拆了建、建了拆,看上去城市面貌不断变化,实际上造成了公共资源的极大浪费。特别是对城市的文化积淀和精神脉络造成了伤害,导致城市缺乏文化积淀和历史韵味。

  欧洲许多城市还保持着1000年前的布局和建筑。德国的海德堡,600年前的市政厅现在还在用。日本的一些历史文化名镇至今还完好保留着300多年前江户时代的建筑。原因何在?这是尊重民意和注重文化传承的结果。就我们的现实来说,唯有尊重民意而非官意,重视公众参与而非“拆建全靠领导一句话”,强化官员责任追究而不是以“学费”了事,才能真正救治和缓解“建筑短命成为城市通病”之怪象。 (朱四倍)

(责编:张婷)

分享到:

拆迁

时政国际评论台湾华人文史财经

最新热点>

“上海裸拍门”疑似当事人:为挑战传统观念

李敖解密蒋家为何后继无人:蒋三世扶不起

热图>

视频>

论坛热帖>

热点推荐>

卫生局回应摊派精神病指标:已低于上面标准

崂山逃票地图太坑人 走野路三大学生跳崖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华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