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5月29日09:06來源:長江日報字號:
摘要:讀大學顯然不是簽訂三方協議,那個“默契”簽約的時代早已過去。大學教育雖然某種程度上有助於一個人在某個領域找到自己的位置,進而找到工作,但教育本身絕對不是,至少不只是為了讓一個人與一份工作建立聯系。 |
日前,武漢鐵路橋梁高級技工學校宣布,今年將重新開設停辦了兩年的“大學生班”,並且還擴招成兩個班。據稱,該班曾經招收過不少本科畢業生。
讀完大學“回爐”再讀技校,大概在很多人看來是一種“倒退”,加上同類的“大學生班”數量不多,這樣的辦班消息本來就容易受到關注。結合高校應屆畢業生“最難就業年”的背景,它顯得更為亮眼。
這些年來,有關技工與大學畢業生收入對比的報道挺多。有一種趨向認為,讀技校既得考試的“優惠”,又得收入的“實惠”,但矛盾的是,很多職校依然長期受到招生難的困擾。社會觀念歧視與政府扶持力度不夠是重要的原因。
現在來看,“大學生班”吸引部分大學畢業生“回爐”接受職業教育,在於它具有某些領域的收入“比較優勢”。另外,其本身數量也不多。如果據此以為職校熱度看漲,很可能作出誤判。
在大學擴招前,大學生曾是天之驕子的代名詞。一個大學畢業生,就意味著高學歷、高收入、好工作以及無限可能。這種認知延續下來,就會出現大學生收入不及技工時的錯愕。時至今日,一些人還沒從錯愕中緩過神來。
這裡面存在幾種錯位,最為根本的錯位,發生在教育、收入、工作三者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