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18日09:38來源:海外網字號:
摘要: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具有兩面性與一箭雙雕的目的,一方面以中國周邊國家平衡中國,同時又以中國平衡中國周邊國家,由此形成相互牽制,相互消耗的再平衡格局,並由此維護美國在亞太的主導地位。 |
新加坡《聯合早報》6月18日發表文章,原標題:中美關系與亞太秩序 目前的中美關系正在演變成為一種不是兩極的兩極秩序,一方面由於雙方價值觀的不同,更由於中國的快速崛起,美國趨於對中國採取遏制戰略,以求達到戰略再平衡,這是導致雙方戰略互疑,導致中國周邊局勢動蕩的原因。但是,另一方面,中美雙方又都有共同管控局勢的願望和能力,誰也不希望看到動蕩的不斷擴大,因為這樣對雙方都是不利的。
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的目的顯而易見是要平衡中國的崛起,美國奧巴馬第二任期后,美國逐步改變了之前咄咄逼人的進攻態勢,而是退居二線,其原因一是在於美國把戰略重心轉移到亞太,在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背景下,卻缺少實現這一戰略“轉向”的必要而巨大的資源,美國不得不緊縮軍費開支,這是美國重返亞洲的一個軟肋,也決定了美國進攻態勢的有限性。為此美國希望通過煽動與挑撥亞洲國家與中國的矛盾,以此借力,彌補自身力量的不足,牽制和平衡中國,自己躲在背后,煽風點火。
目前美國主要在黃岩島、釣魚島與朝鮮半島挑事,以牽制中國,這三個島實際上是美國第一島鏈上的三個鎖扣。所謂第一島鏈是美國重返亞洲后,針對中國構建的一條戰略防線,它東起朝鮮半島,沿途經過日本,台灣、菲律賓、越南、緬甸,一直向西到印度,其戰略目的無非是將中國的影響力壓制或防范於第一島鏈之內。黃岩島、釣魚島與朝鮮半島是第一島鏈上的三個鎖扣,一旦扣上,第一島鏈就大功告成。
所以,中國要重返亞洲,必須首先要突破第一島鏈,而要突破第一島鏈,就要突破三個鎖扣,而要突破三個鎖扣,中國必然在黃岩島和釣魚島問題上與菲律賓和日本採取針鋒相對的反制措施,而在朝鮮半島問題上主張通過對話平息危機。另外,美國重返亞洲主要是軍事重返,在經濟上少有投入,從而使自己陷入成本中心。
中國目前不僅是世界經濟的引擎,也是亞洲經濟發展與繁榮的推動者,經濟上中國在亞洲依然佔主導優勢。所以,美國已經意識到軍事圍堵中國是無效的,真正有效的方法是經濟圍堵,而且成本低,所以美國正在將TPP和美歐自貿協定作為下一步遏制中國的主要戰略部署。
但是,在另一方面中美雙方又存在合作的意願,神離但貌合。首先,中美兩國的經濟聯系日益緊密,2010年,雙邊貿易額達3853億美元。2012年,中美雙邊貿易額近5000億美元,美國成為中國最大的出口市場,中國則連續十年成為美國增長最快的主要出口市場。2000年至2012年,美國對華出口累計增長468%,同期美國對其他國家的出口僅增長55%。再有美國是中國最大的外來直接投資來源國,中國則是美國最大的債權國。另外,中國市場依然是美國許多公司全球業務的重要增長亮點,有的公司在華企業甚至成為其唯一仍在盈利的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