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19日08:27來源:鳳凰博報字號:
摘要:蘇丹石油項目增進了中蘇兩國經貿關系,實現了共贏,推動了中國石油項目在非洲、中東等國家的發展,是企業實現資本、商品和品牌三個層次“走出去”的成功案例。 |
三、中石油進入模式分析
(一) 概況
中蘇石油合作開始於1995年9 月的蘇丹6 區項目。此后,中石油聯合其他石油公司,分別於1996 年、2000 年、2005 年和2007年獲得1/2/4 區、3/7 區、15 區和13 區的石油開發權﹔完成了1/2/4 區至蘇丹港、3/7 區至蘇丹港和富拉油田直通紅海的輸油管道建設以及大量的基礎設施。
在下游,中石油與蘇丹合資建設並擴建擁有世界第一套加工高含鈣、含酸原油的延遲焦化裝置、年產500 萬噸的喀土穆煉油廠﹔2001 年又建設年產1.5 萬噸聚丙烯的石油化工廠﹔2001 年3 月建成了加油站。另外,中國石油還在蘇丹港興建輸油終端,可以停靠30 萬噸級油輪。
十多年來,中石油在蘇丹的項目從陸上發展到海上,從上游拓展到下游,項目涵蓋了勘探、開發、生產、輸油管道、煉油、石油化工、成品油銷售、服務等領域。
(二)蘇丹模式的特點
從投資方式看,中石油是以“綠地新建”的方式,以參股、控股和絕對控股等合資方式為主兼有獨資方式進入蘇丹的上下游市場。
“綠地新建”是中石油的優勢,蘇丹地質情況與我國渤海灣盆地極為相似,中國有勘探開發這類油田的技術和成熟經驗﹔合資可以達到四個目的:彌補國際經驗的不足、解決資金的問題、分散投資風險、變競爭對手為合作伙伴。從投資過程看,中石油進入蘇丹是漸進式的。在上游,先進入6 區、1/2/4 區,后拓展到3/7 區、15 區和13 區﹔由地下的勘探、井筒工程到地面的油田建設﹔在上游取得成功的同時,又進入煉油、石油化工和成品油銷售等下游領域。概括來說,其過程就是由小到大,由點到面,逐漸融入蘇丹石油上下游產業鏈的各個環節。
從融資方式看,蘇丹石油項目是企業自籌資金與利用援外優惠貸款相結合的首次嘗試,創新了企業融資渠道。在6 區項目上,中石油自籌資金2 億元, 又申請到1 億元的援外優惠貸款(中國政府對蘇丹的優惠貸款是1.5 億元人民幣,經蘇丹政府同意,其中的1 億元由中國進出口銀行轉貸給中石油),此后的3/7 區項目又獲得4 億元。
在承包方式上,中石油以EPC 總承包模式(對整個工程的設計、材料設備採購、工程施工實行全面、全過程的“交鑰匙”承包)與蘇丹合資興建煉油廠,把中國的技術、物資、設備與服務帶入國際石油市場。
(三)動因分析
中石油開拓蘇丹市場的原因有四:一是多元化中國石油進口渠道的需要。1993 年中國成為石油淨進口國以來,石油進口量逐年增多。因此,建立海外石油生產與供給基地,多元化進口來源,確保穩定的石油供給成了國家石油公司責無旁貸的任務。
二是國家“走出去”政策的推動。早在1979 年8 月,國務院提出要出國辦企業﹔1991 年國家計委的《關於加強海外投資項目管理意見》指出企業的海外投資應該“側重於利用國外的技術、資源和市場以補充國內不足”﹔1992 年底,中央提出“充分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發展我國石油工業的戰略方針,這些政策激勵著石油企業走出去。
三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需要。中原油田(1998 年劃歸中石化)是最早到蘇丹6 區勘探的實體企業,該油田1992 年人員富余近4 萬人,資產閑置3.5 億元,企業遇到了生存的危機。在此情況下,該油田選擇了“走出去”到國際石油市場發展的道路,目前該企業已成為蘇丹最大的綜合性石油工程服務商。
四是蘇丹發展石油工業的需求。1995 年9 月蘇丹總統巴希爾訪華時,提出希望中國公司到蘇丹勘探開發石油,幫助建立石油工業。隨后,中石油獲得蘇丹6 區的石油開採權。
四、中石油蘇丹模式的效益分析
(一)從宏觀層面上講,蘇丹模式實現了兩國的“雙贏”
1. 蘇丹增加了原油產量,建立了完善的石油工業體系。1993 年蘇丹石油年產量為10 萬噸,隨后幾年的產量也遠不到百萬噸。1999 年8 月1/2/4 區油田投產后,蘇丹當年產量突破300 萬噸並首次實現原油出口,此后產量一路攀升,2008 年達到2370 萬噸。6 區於2004年投產,當年產量144 萬桶﹔3/7區於2006 年生產,當年產量2636 萬桶,截至2008 底,上述三個區塊的累計石油產量分別達到80555、4271 和16289 萬桶。2006年,蘇丹喀土穆煉油廠擴建全面完成,全年加工原油416 萬噸﹔喀土穆化工廠生產聚丙烯粒料1.74萬噸、粉料2803 噸,生產各類編織袋2441.9 萬條。顯然,中石油已幫助蘇丹建成了上下游一體化的石油工業體系。
2. 吸引大量的外資流入,拉動經濟發展。蘇丹石油的成功開發,吸引了大量FDI。蘇丹FDI 流入量從1997 年的不足1 億美元增長到2006 年的35.41 億美元,2008 年為26.01 億美元。其中,2004 年中國對蘇丹的直接投資為1.47 億美元,2005 年、2006年、2007 年分別為96 萬美元、5079 萬美元和6540 萬美元,截至2007 年末,中國在蘇丹投資存量達5.75 億美元。大量外資的注入為蘇丹經濟帶來了活力,推動了蘇丹經濟的健康發展,蘇丹通貨膨脹率已從1996 年的132%下降到8.6% 以下(2000-2007年)﹔2000 年以來,GDP 平均增長率是7.59% ,2008 年為8.34% ,GDP 總量由1999 年的107.2 億美元增長到2008 年的580.3 億美元。
3.增進了中蘇貿易。中蘇石油合作也拉動兩國間貨物貿易的增長。首先,中國的直接投資帶動了貨物的出口,1996年中國對蘇丹的出口額為0.49億美元,1997 年增長到1.14 億美元,2008 年達到18.51 億美元。其中,1/2/4 區項目帶動的出口額是投資的135%,物資裝備出口3.8億美元。其次,促進了蘇丹對中國貨物的出口,尤其是原油的出口。1997 年蘇丹出口到中國的貨物為0.23 億美元,1999 年則為0.53億美元,此后快速增長,2002 年突破11 億美元,2008 年達63.02億美元。
中國自1999 年從蘇丹進口原油,此后各年的進口量佔中國從非洲原油進口總量的10%以上,其中,2001,2002 年佔到1/3 以上。對中國來說,這拓寬了中國從非洲進口原油的渠道,改變了中國原油進口的來源結構。
對蘇丹而言,石油出口增加了其財政收入,2001、2002和2003 年的石油出口分別佔財政總收入的40.5% 、44.8% 和56.9%﹔增加了外匯儲備,蘇丹銀行的可用儲備從2001 年的4490萬美元增長到2003 年的5.269億美元。
4.帶動了中國在蘇丹的工程承包、勞務合作及設計咨詢業的發展。自1996 年以來,中國在蘇丹的工程承包的合同數量、合同金額及合同完成金額呈逐年增長趨勢,2007 年合同數量為226 份,合同金額突破30 億美元,累計營業額為84.95 億美元﹔勞務合作營業額1999 年突破1000萬美元,2001 年實現近4000 萬美元,2007 年底累計達到9611萬美元﹔設計咨詢營業額呈逐年增長趨勢,2007 年底累計達到6279 萬美元﹔承包工程施工人數1998 年突破6000 人,截至2007年底,承包工程施工和從事設計咨詢的累計人數分別為6.84 萬和6696 人。
(二)從微觀層面上說,經濟效益顯著
1.直接經濟效益。
中國在蘇丹石油產業的投資累計超過60 億美元,其直接經濟效益主要有三:
一是較高的投資回報。在1/2/4 區和管道項目中,中石油出資7.5 億美元,投產后各年可分得份額油,2003 年1 月收回初期投資,投資回報率17%以上﹔煉油廠項目於2000 年6 月開始回收投資,投資回報率在18%以上。
二是帶動石油工程服務、石油管材及技術進入國際市場。在上游項目中,中方獲工程承包額約9 億美元,利潤1 億多美元。1997 年管道鋼管供應、防腐項目總金額達2.15 億美元,1998 年管道施工、油田地面建設和管材供應分別達2.95、1.625 和2.4 億美元。在煉油廠項目中,承包金額5.3 億美元,可獲利1 億多美元。
三是增加了員工的經濟收入。以中原油田為例,油田員工在國外工作的收入是國內同崗位的5 倍以上,油田勘探與施工期間,在蘇施工人員超過6000 人,這些在外工作員工的家庭收入明顯提高。
2.間接經濟效益。
中石油在蘇丹投資的間接經濟效益包括三方面:
一是通過在蘇丹的國際化運營,鍛煉了隊伍,積累了國際合作經驗。截至2007年,上游投資項目已向總部及其他海外項目輸送416 人技術和管理干部,其中,骨干及副經理以上人才223 人,項目副總經理以上干部50 多人﹔工程技術服務項目為其總部及其他海外項目輸送人才1300 多人。
二是在蘇丹的公益投資及用工本土化,增強PetroChina 的國際影響力。截至2008 年2 月底,中石油在蘇丹的公益項目投資高達4387 萬美元,受益人數150 多萬,提供就業崗位超過2 萬個。中石油在蘇丹的各個項目都大量使用蘇丹籍員工,在甲方單位中,本土員工多達90%﹔在乙方單位中,也高達65%。
三是上下游成功經驗的示范效應,為拓展非洲市場夯實了基礎。中石油在被雪佛龍判定為“沒有商業價值”的3/7 區發現了億噸級大油田,可採儲量的發現成本約為國際大公司成本的1/5﹔在1/2/4 區的儲量發現超過了西方公司在該區20 年的勘探成果,新增儲量單位成本又遠遠低於國際平均水平。成熟的技術和低廉的勘探成本吸引了非洲國家,此后,中國石油公司以蘇丹為起點開始進入尼日利亞、安哥拉、埃及、阿爾及利亞、乍得、赤道幾內亞、加蓬等14 個非洲國家,截至2005 年底獲得大型的油氣合作項目共27 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