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03日08:04來源:環球網字號:
摘要:正所謂窺斑見豹,不能單一而割裂地看待“常回家看看”入法,並糾結於它的具體操作與執行,因為老年人權益保障並非簡單法律的技術性問題,它更是一個關乎道德與經濟發展的社會課題。 |
美國《僑報》7月2日發表文章 “常回家看看”,在一片質疑與爭議聲中迎來實施的一天。7月1日,中國新修改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正式生效。該法規定,家庭成員應當關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視、冷落老年人;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家庭成員,應當經常看望或者問候老年人;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保障贍養人探親休假的權利。
現代社會由於社會結構及生活方式的變化,造成子女與父母的地理距離拉長與親情淡漠。人們在快節奏的生活壓力之下,既有“低頭趕路”的無奈,亦有近鄉情怯的矛盾,這在海外華僑華人中尤甚——自己在海外奮斗多年,事業和家庭都在海外,放棄一切回國照料父母不太現實;而將父母接往海外,非但自己無暇照顧,已在中國生活大半生的父母也很難適應陌生的新環境。
而今,面對因距離而割裂的親情,要以法律的強制姿態命令兒女必須“常回家看看”,民意不由得擔心法律過於侵入道德調整領域,或會流於形式。畢竟法律難以約束感情,執行起來頗有難度。
當然,這些擔心不無道理,但將“常回家看看”寫入法律,把贍養老人由道德層面上升到法律層面,仍體現出法律對老人權益的保障。更需注意的是,“常回家看看”只是新實施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中的一部分,法條中還規定了“地方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採取措施,發展城鄉社區養老服務”以及“將老齡事業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建立穩定的經費保障機制,並鼓勵社會各方面投入”等。
正所謂窺斑見豹,不能單一而割裂地看待“常回家看看”入法,並糾結於它的具體操作與執行,因為老年人權益保障並非簡單法律的技術性問題,它更是一個關乎道德與經濟發展的社會課題。
為了保障老年人的權益,除了需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法律引導,“老有所養、老有所依”的保障體系,讓子女有時間“常回家看看”的“帶薪休假”制度等,更需從源頭抓起,平衡地區差異,加快欠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如何讓父母順利“進城”,抑或是以廣闊的發展空間吸引子女“返鄉”,需要中國政府搭建立體的制度政策。
原題:“常回家看看”入法還需窺斑見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