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評論

中評社:歷史熱,無休止喧鬧有多少價值?

2013年07月02日13:57來源:中評社字號:

摘要:這些年來,嚴肅歷史書的發行量上升,說明通俗說史確實起到了推動作用,但關注之后,就有更上一層樓的問題,通俗說史過熱隻能是暫時的現象。

\

中評社香港7月2日電 出版業的“歷史熱”,已持續了相當一段時間,明星學者、民間寫手們紛紛應時而生,你方唱罷我登場,可熱鬧之外,究竟為后人留下什麼?在無休止的喧鬧背后,又有多少是有價值的?

相比之下,《明清史學術文庫》顯得有些低調,作為一套扎實的學術文庫,它正得到越來越多愛好者們的關注。

孟森、南炳文、常建華、白新良、劉鳳雲……他們的著作以往大多在專業的小圈子中流行,很少“飛入尋常百姓家”,然而,借著《明清史學術文庫》的平台,人們發現,原來大學者們並不遙遠,專業寫作未必艱澀,歷史除了好玩、有趣之外,還有更深的意味。

歷史是一個民族經驗教訓的總結,它充滿智慧,是培育求真、理性精神的沃土。同時,真歷史充滿道德關懷,它賦予我們人格力量。“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如果沒有強烈的歷史感,我們就無法理解一代代仁人志士為何要拼命硬干、舍生取義,我們就無法與時代精神有機地結合起來。

中國社會在發展,但始終在沿著自身的歷史邏輯前進,我們並沒有跳出歷史的脈絡之外。這意味著,回望過去與遙望明天是有機統一的,不深刻反省歷史,就難以拓展我們的未來之路。

令人遺憾的是,像大多數“史學文庫”一樣,所收著作多出自老學者之手,中青年學者寥寥無幾。在今天,材料更豐富,生活更安定,研究條件也更好了,為什麼佳作、經典反而減少了呢?該如何打造出更多的學術精品?為此,北京晨報記者特專訪了故宮出版社副總編輯、《明清史學術文庫》策劃人之一陳連營博士。

打造學術精品

北京晨報:在出版人紛紛戲說歷史的當下,故宮出版社為何要推出這麼一套專業的文庫?

陳連營:從整體氛圍上看,當下歷史出版確實存在戲說多、娛樂過度的問題,真正有學術含量的作品不多,我們希望將這些年來有代表性的東西匯集一下,一方面是喚起讀者們對學術經典的關注﹔另一方面是過去這些著作流通少,讀者面也比較窄,有的才印刷了一兩千本,甚至是幾百本。可以說,選入這套文庫的,絕大多數當年發行量不足三千本,許多著作已經不太好找了,成了稀缺品,重新出版它們,可以起到保護作用。

過去一本學術著作出版后,作者很難有修改的機會,因為印刷量太小,無法再版,這套文庫同時也提供了一次機會,作者可以將新的研究成果融入其中,使其更加精致。

分享到:

(責編:牛寧)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