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評論

趙可金:中國進入特色大國外交3.0版

2013年07月08日09:28來源:學習時報字號:

摘要:王毅的講話首次明確回答了外交關於中國定位的疑問,認為崛起的中國不同於以往片面強調擴張爭霸的傳統大國,而是一個尋求和平發展的“新大國”,它包含兩層意思:一是中國已經是當今世界的大國﹔二是中國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人均GDP還很落后,發展很不平衡。

2013年6月27日,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在第二屆世界和平論壇午餐會上發表演講,宣布當代中國正在積極探索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之路。在新一屆政府成立后的一百天,也是擔任外交部部長后的首次公開演講,王毅的講話備受外界關注。特別是王毅明確提出了“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以及“突出互利共贏”“追求公平正義”“弘揚中華文化”“提供公共產品”“倡導新型義利觀”“承擔國際責任”等一系列新提法,標志著中國外交進入了大國外交的新階段。

新大國

如何定位中國的角色,是決定中國外交的首要問題。中國共產黨人歷來將中國看作是一個“泱泱大國”,毛澤東認為中國“理應為人類作出較大貢獻”,鄧小平斷言,“所謂多極,中國算一極。中國不要貶低自己,怎麼樣也算一極”。

步入21世紀以來,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綜合國力和影響力日益壯大,尤其是2010年中國GDP總量超過日本成為當今世界第二經濟大國以后,整個世界日益關注一個持續快速發展且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將在全球事務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對外奉行什麼樣的政策,對世界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一些發達國家擔心中國成為“另一個超級大國”,走上對外擴張和沖突戰爭的道路。一些發展中國家尤其是周邊國家也誤以為中國不再是發展中國家,甚至致力於回歸“中央王國下的朝貢體系”。如何定位中國在世界中的角色,已經成為事關中國戰略全局的重大問題。

王毅的講話首次明確回答了外交關於中國定位的疑問,認為崛起的中國不同於以往片面強調擴張爭霸的傳統大國,而是一個尋求和平發展的“新大國”,它包含兩層意思:一是中國已經是當今世界的大國,是當今世界第二經濟大國,128個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還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主要出口市場、最被看好的主要投資目的地,以及能源資源產品的主要進口國,是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之一。二是中國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人均GDP還很落后,發展很不平衡,讓十多億中國人過上幸福生活,仍然有很長道路要走。顯然,中國已經正視自己的世界大國地位,毫不回避自己所應承擔的國際責任,不再僅僅強調尋求中國自身的和平發展,也努力推動整個世界的和平發展。

這一“新大國”的定位透露出一個重要信息,盡管中國仍然將維護和鞏固中國和平發展的勢頭作為外交的首要任務,但承擔積極有為的大國責任,大大方方地開展大國外交,在外交戰略上更具全球視野、更富進取意識、更有開創精神。構建與中國國家地位相適應的大國外交格局,開展積極有所作為的強外交,將是今后一段時期中國外交的核心。

新理念

在王毅關於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闡述中,“中國特色”成為核心關鍵詞,從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的基本國情、中國堅持的社會主義理念、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新中國外交的優良傳統、當今時代潮流和世界大勢五個維度,揭示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嶄新理念。要理解中國外交理念“新”的內涵,可以從縱橫兩個維度來認識。

從中國外交自身發展的縱向維度來看,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不同於改革開放之前三十年強調“以階級斗爭為綱”和服務“世界革命事業”的需要,而是強調“突出互利共贏,促進共同發展”,大國外交思路不是“聯合一個大國,反對另一個大國”,而是強調“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推進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演變。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也不同於改革開放以來強調“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和外交為現代化建設服務,而是強調對內追求公平正義、共同富裕、社會和諧,對外主持公道、捍衛公理、伸張正義,捍衛國際道義和國際關系基本准則,在大國外交思路上也不是僅僅強調“從國家戰略利益出發”,而是強調“維護世界和平與人類共同利益”,致力於發展“新型大國關系”。這些變化表明,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絕不是僅僅從中國自身戰略利益出發,而是從整個世界整體利益出發,中國外交既是中國國家利益的執行者,也是人類共同利益的捍衛者。

分享到:

(責編:牛寧)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