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評論

王曉華:盤點近三年春晚小品的歧視性主題【3】

2013年07月17日07:51來源:海外網字號:

摘要:意味深長的是,雖然其歧視對象不斷變換,但被傷害的都是無權無勢的弱者。如果將近三年的小品串聯起來,我們就會發現其中的微妙變奏。

2013:生理特征歧視

  傳統的中國喜劇有時會調笑人的生理缺陷。蛇年春晚小品《想跳就跳》再次以身體特征為笑料。小品中的男主角僅僅因為個子矮,就遭到“腹黑老太”的無情嘲笑、挪揄、戲謔。為了強調對方矮小,后者先后拋出了“竹竿上插個土豆”、“站起來都像沒站起來”、“小菠蘿”、“千手蜈蚣”等諷刺性言辭。類似“你人是萎縮的,心還是猥瑣的”之類說法已經涉嫌侮辱,早就逾越了喜劇性諷刺的應有邊界。女主角甩出這類“驚艷”的台詞,表面上是想以調侃制造歡樂,實際上是要在“損人”——流行的說法是“吐槽”——過程中獲得優越感,建立臨時性的等級體系,隨心所欲地指揮對方。從男主角的反應看,這一套行動策略取得了預想的效果:后者雖然感嘆自己“完全瘋了”,但又表示“我聽你的”。小品的結局貌似溫馨,實則演繹了霸權的邏輯:和諧固然出現了,但這都以男主角的軟弱和屈服為前提。

  從歧視寡婦到戲謔小個子男人,三年來的春晚小品演繹了性別歧視、職業歧視、生理歧視的邏輯。這暴露了一種無法遮掩的文明時差:反對歧視是現代文明的重要標志——當代西方喜劇舞台上,凡涉嫌種族歧視、性別歧視、地域歧視、職業歧視、生理特征歧視的做法,都會受到嚴厲的批評,甚至可能惹上官司,但這類主題卻可以在我們的民族性盛宴上公開亮相,這無疑折射出精神上的缺失。由於缺乏平等意識,中國小品界已經習慣於以相互踐踏取樂,不嘲笑他人就無法制造笑料,不踐踏弱者便沒有快感。大多數人之所以習慣了這樣的歧視話語,是因為平等精神還沒有完全照亮他們的內心,還經常自覺或不自覺地損害自己和他人的尊嚴。在一個國家裡,隻要一個人的尊嚴受到損害,所有人的尊嚴就都沒有保障。正因為如此,清理春晚小品中的歧視語言,絕非為了滿足個別知識分子的精神潔癖,而是為了守護所有人的尊嚴。

  (注:本文轉載自“王曉華--鳳凰博客”,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分享到:

(責編:吳楊、鄒雅婷)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