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紙媒滾動
2014年04月10日08:54|來源:海外網|字號:
人類與鯨的淵源
自從鯨的祖先陸生鯨在4600萬年前進入海洋棲息以后,經過幾千萬年漫長的進化,這種與犀牛同源、原本在陸地上不很起眼的哺乳動物發展成為了體型最大的海洋生物。碩大的體型使得鯨類在海洋世界中幾乎沒有天敵,它們不僅平均壽命在60歲以上,而且幾乎終生不會患病。這個物種原本可以無憂無慮穩坐海洋生物世界的霸主地位,可數千年來人類活動的不斷加劇使得它們的處境發生了很大變化。
迄今為止人類最早的捕鯨活動遺跡,是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的挪威北部海岸被發現的,時間約為公元前5000年左右。那個時候,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人類集群開始遷入冰川消融之后的北歐大陸。在到處海灣遍布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他們發現小型的齒鯨和海豚會定期游入淺水海灣覓食,於是,這些飢腸轆轆、為了填飽肚子而不斷遷徙的先民們開始用石制或骨制的矛槍捕獵這些小型鯨類。這些捕鯨的場景,被北歐的先民們以岩畫的形式保存了下來,使得今天的人們仍然能夠從中一窺當年的捕獵景象。
無獨有偶,繩紋時代的日本先民同樣為了尋找食物而開始了捕鯨活動。正如考古發掘所揭示的那樣,在距今4000年至1500年之間,在今天朝鮮半島、俄羅斯遠東地區、日本的北海道以及日本海沿岸地區的眾多人類聚落遺址中,都發現了大量的鯨骨以及用鯨骨制作的工具。較之斯堪的納維亞半島,這裡的捕鯨技術在1000多年中有了相當大的進步。以在韓國慶尚南道蔚山市盤龜台遺址發現的描繪捕鯨內容的岩畫來看,早在3000年前,這裡的先民們已經開始捕獵像長須鯨、克鯨和抹香鯨這樣的大型鯨類了。在長崎縣一岐島上發掘的鬼屋窪古墳墓室石壁畫中,清楚地描繪了1600年前的古人駕著9艘8槳的獨木舟在海中追逐巨鯨的場面。當時的人們用來捕殺鯨魚的唯一工具是用鯨骨制作而成的鋒利骨?,而用來分割鯨肉的骨刀和骨匙也都是用鯨骨制成的。
![]() | ![]() |
(責編:宋勝男)
5000年,露脊鯨,鯨魚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