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紙媒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評論>>博採眾長>> 正文

劉元海:日本人真那麼愛吃鯨魚?【5】

2014年04月10日08:54|來源:海外網|字號:

由於燃燒時不會產生煙灰,鯨油在江戶時代是一種十分高級的照明燃料。至於鯨肉料理,則在短短的一個世紀中,發展出一套包括刺身、火鍋和米飯料理在內的完整菜式。在江戶時代,人們主要食用鯨魚最美味的四個部分,從外到裡依次是“黑皮”、“赤身”、“烏賊腸”和“蕪骨”。所謂“黑皮”指的是鯨背脊上的深色表皮,“赤身”指鯨肉,“烏賊腸”指鯨的脾臟,“蕪骨”指鯨頭骨的骨髓。當時的食用方法一般是做成刺身、油炸或者熬湯。在江戶城,每年的12月13日也被稱為是“食鯨的日子”,這一天城中的富貴人家會在打掃完自家宅邸之后食用鯨肉熬制的味噌湯以資慶賀。鯨在江戶時代是不折不扣的高檔食品,所以對於普通庶民而言,鯨肉是一種類似於熊膽、人參和鹿茸一類的高檔滋補品。

這樣的“食鯨”風俗在19世紀初的文化和文政年間達到了巔峰。在江戶時代,捕獵、加工和銷售鯨脂、鯨肉自然有一整套的經營和物流網絡。鯨組捕獲的鯨被運上岸后,會有專門的“鯨納屋”(鯨的批發商)來完成肢解和榨油工作。鯨身上可食用的部分和作為原料的部分則被分別轉售給飯店和其他商家。在18、19世紀的江戶城內,專營鯨料理、鯨脂以及鯨骨制品的店鋪不下百間。總而言之,那時日本人對鯨可以說是做到了“物盡其用”,分毫都不舍得浪費。而靠鯨發財的這些個商家店鋪也就榮膺了“益富家”(意即越來越富)的美譽。

(責編:宋勝男)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5000年,露脊鯨,鯨魚肉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熱圖>

最新熱點>

昆明發生人質劫持案件(組圖)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精選圖片>

視頻>

論壇熱帖>

猜你喜歡>

1901年八國聯軍鐵蹄下淪陷的北京城

南京六合一豪華辦公樓三年未用 居民:不敢搬

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吉林|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