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05日08:43来源:金融时报字号:
摘要:中美两国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使悲观者认为两国注定陷入对抗。中美愿景的差异,也提高了双方对抗的风险。但如果奥巴马与习近平本周会谈时能够建立友好关系,他们将能挑战这一预言:崛起中的大国总是会与居于主宰地位的大国发生冲突。 |
漫画来自FT中文网
海外网6月5日电 据金融时报报道 全世界都将关注中美两国首脑在本周峰会上的肢体语言。如果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与习近平能够建立友好关系,他们将挑战中美注定陷入对抗的宿命论。这种悲观观点源于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美国对此如鲠在喉):到2016年,也就是奥巴马任期的最后一年,中国经济总量很可能超过美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以及工业化国家俱乐部经合组织(OECD)都给出了上述预测。这一观点极其敏感,仅仅是说出来,就招致美国国内一片否认浪潮。确实,这些预测剔除了两国生活成本差异的影响,有夸大其词之嫌。但《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指出,即便用实际汇率计算,中国成为头号经济大国的日子也只是推迟一点而已——到2018年。(多出来的这两年可真让人欣慰。)
即便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普通美国人依然比普通中国人富裕,这是确定无疑的。同样确定的是,美国军队之先进,中国尚难望其项背。而华盛顿的空气也比北京干净多了,汉堡也更可口。
但这一切都无法掩盖这样的事实:中国崛起意味着美国单一超级大国的主宰地位行将终结。我们这个时代的核心地缘政治问题是,中美两国如何处理这一转变。
双方都了然,如果态势发展得非常糟糕,可能引发战争。哈佛大学(Harvard)教授格雷厄姆·阿利森(Graham Allison)称之为“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s trap)——最早由这位希腊历史学家观察到的趋势:崛起中的大国总是会与居于主宰地位的大国发生冲突。今年年初,这一历史观察开始变得更加真实、更具威胁:中日两国关系因岛屿争议愈发紧张,有可能触发美国保障日本安全的相关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