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海外网>>评论

彭晓芸:习近平夫妇生活细节蕴含政治想象力(图)

2013年06月09日13:28来源:凤凰博报字号:

摘要:安全感的匮乏,在全球政治秩序的变局中,当然也并非中国独有,美国同样面临着安全感危机,但中国的安全感危机来源内外多个方面。

  

    6月7日至8日, 中美两国元首在加利福尼亚州森尼兰(Sunnylands)安纳伯格庄园举行会晤,正式开启中国领导层换届后中美元首峰会的序幕。此次被舆论广泛称之为“庄园会晤”、“不打领带的会晤”的元首见面,从形式到内容都彰显着中美双方意图走出一条更为互信、更具亲和力的新型大国关系之路的决心。

  生活细节打破陈规,蕴含着政治“想象力”

  实际上,这种努力的铺垫工作在更早前就已经开始。今年3月1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奥巴马通过电话,两国元首一致重申,共同致力于建设中美合作伙伴关系、探索构建新型大国关系。4月13日,习近平在会见新任美国国务卿克里时又强调,中美要走出一条平等互信、包容互鉴、互利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之路。而在中美两国元首会晤前的习近平拉美行,可谓是中美峰会的预热和有益补充,而“夫人外交”优势的进一步发挥则显示了中国领导人已将柔性外交作为持久策略保持下去。

  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的日常化互动展示在世界聚焦之下,塑造的不仅仅是中国外交的形象,更回应着国内民众对政治生活“去魅还俗”的热切期望。当国内媒体津津乐道于习近平摘取花一朵献给夫人彭丽媛来闻一闻的温馨细节,当习近平彭丽媛共享一块饼干流露出来的生活气息感染着民众,外交事务不再仅仅是正襟危坐和宏大叙事,于细节处、于不经意之中,外交事务也在成为“民意为先”的政治营销内容的一部分。

  过去,人们容易把政治家打造个人形象视为“政治营销、作秀”,“资本主义的腐朽性、虚伪性”予以拒斥,刻意回避人性化、个性化形象的自然表现,而将政治人物的公开言行纳入集体主义的一致性步调当中规划。这导致人们对正在转型的发展中国家产生刻板印象,觉得这些国家虽然强大却缺乏亲和力,他们的领导人拥有权力却被过度神化,缺乏“人情味”。

  甚至由于这种隔膜,当这些转型国家开始崛起时,“X国威胁论”的质疑也常常伴随着这些国家,成为他们赢取国际信任不得不竭力消除的文化心理屏障。习近平“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的执政理念阐发,可谓有效地厘清了在这些问题上的模糊认知。即便回到中华传统文化的资源当中去寻求政治家形象塑造的必要性和合法性,“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经典论述也表明,所谓政治营销的“时髦”并非什么西方独有的政治哲学。

分享到:

(责编:李文慧、邹雅婷)

相关新闻 >

美图精选 >

国内国际台湾华人视频论坛

评论 >

图片 >

视频 >

国际 >

国内 >

娱乐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