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海外网>>评论

蔡成平:中国会陷入日本式通货紧缩吗?【2】

2013年06月28日09:16来源:凤凰博报字号:

摘要:在面对不良债权问题上,也不例外。最初,日本政府、尤其是大藏省(现财务省)官僚们压根就没想过要加以解决,官僚的通病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任职期间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便有望高升。

不良债权为何迟迟不处理

那么,在大规模不良债权暴露出来后,日本为何未能及时地加以有效处理呢?对此也有诸多分析,但大多侧重于从客观条件着眼。事实上,换个角度来看,当我们回顾日本泡沫经济和不良债权处理问题时,会清晰地看到贯穿始终的人性弱点。

拿泡沫经济而言,当人们身处其中时,往往难识其真面目,正如格林斯潘所言“泡沫只有在破灭后才能判定是泡沫”。实际上,大多数人只是雾里看花,真正不为时所动、不参与“泡沫狂欢”者甚少,就连所谓的专家也不例外。山一证券副总裁北川文章曾回忆,“当时的日本,曾经有40多名知名的经济学家对前景进行预测,没有一个人认为会出现危机,都对未来持乐观态度。”

在面对不良债权问题上,也不例外。最初,日本政府、尤其是大藏省(现财务省)官僚们压根就没想过要加以解决,官僚的通病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任职期间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便有望高升。而且泡沫经济刚破灭时,政府官僚并未认识到是好景一去不复返,还未从“土地神话”中解放出来,仍满心期待地认为只是短期波动,地价最终将恢复上涨,只要地价涨一切都会转好,因此对问题的严重性认识极为不足,任由各金融机构自行解决。

但当时的各金融机构高管层,大多是那些在泡沫经济时期通过扩张信贷做出业绩从而得到提拔的人,让其承认这一负资产、并加以处理,等于是否定过去的认错。为此,不良债权被不断地掩盖和拖延处理。

例如,1997年11月24日,山一证券时任总裁野泽正平在记者会上失声痛哭,满含泪水地宣告山一证券破产。当时的山一证券是日本“四大证券”之一,但任职35年的野泽正平也是在同年8月出任总裁后,才发现公司竟然存在高达2600亿日元的帐外债务,前任总裁三木淳夫和前任董事长行平次雄一直采取了掩盖处理。

而就在山一证券破产前三周,三洋证券11月3日宣告破产,负债高达3736亿日元;破产前一周,北海道拓殖银行11月17日宣告破产;破产后两天,德阳城市银行11月26日宣告破产……短短一个月,4家金融、证券机构倒下,而且都存在掩盖不良债权之嫌。

同时,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那些身处一线的金融从业人员又是如何处理的呢?在日本经济新闻社编写的《检证泡沫无犯意之过》一书中描述道,“营业现场的银行职员即使察觉了异常也无法表达意见。银行管理层则只唯政府的命令是从。政府则缺乏视野广阔的战略、迟迟不肯做出关键决策。这与太平洋战争时期前线士兵、将校、参谋总部的关系毫无区别。”

但扪心自问,如果中国也发生了日本式的泡沫经济破灭,从而导致数倍于日本的银行信贷变成不良债权,中国的政府层、金融机构管理层、以及一线从业人员的表现,会优于当年的日本吗?

笔者一直以来都认为,有日本这面镜子何尝不是幸事,有其前车之鉴,中国完全可以走得更稳更好些。但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危机、房产泡沫等现象则恐怕意味着,中国未从“日本教训”中吸取丝毫营养,车轮滚滚向前,但只不过八九不离十地在重蹈覆辙,所经历的或许更多的并非历史的原创,而只是历史的循环与检证。

(注:本文转载自“冯善智--凤凰博客”,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分享到:

(责编:吴杨)

相关新闻 >

美图精选 >

国内国际台湾华人视频论坛

评论 >

图片 >

视频 >

国际 >

国内 >

娱乐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