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28日14:55来源:四月网字号:
摘要:美国向世界输出民主,最遭诟病的是它的“双重标准”。从“颜色革命”,到近年来的“阿拉伯之春”,美国都在“支持民主”的旗号下推波助澜,既有明面上的摇旗呐喊,也有暗地里的倾力相助,甚至公开动用武力支持反对派推翻政府。 |
美国奉行“选举至上”的民主标准,输出民主实际上就是输出选举,而且选举必须是西方式的多党竞争选举。按照这个标准,美国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民主国家”和“独裁专制国家”。只要搞了西式选举,即使国家治理败象丛生,甚至还停留在部族割据的原始落后状态,也成了“民主国家”;如果不搞西式选举,即便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进步,也还是“独裁专制国家”。而且,只要是美国认定的“民主国家”,自然有人权,没有也有;被贴上“独裁专制”标签的国家,则注定无人权,有也没有。同样是选举,美国的态度也大不一样。别国的选举结果符合美国利益和心愿的,美国就承认,就欢呼“民主的胜利”;不符合的就不承认,就攻击“选举舞弊”,直至煽动和支持反对派通过“街头政治”推翻选举结果。发生“颜色革命”的国家大都如此,几乎已经模式化。
进入新世纪以来,拉美左翼政党在强大民意支持下通过选举先后在许多国家上台执政,其中包括著名的“反美斗士”委内瑞拉的查维斯、玻利维亚的莫拉莱斯等,但是对这些国家,美国是绝对不会送上“民主典范”桂冠的。伊朗也搞选举,而且竞争性颇强,但美国从来不承认这是民主。2006年巴勒斯坦立法机构选举是在西方派出的国际观察员监督下进行的,但胜选的哈马斯却被美国定性为“恐怖组织”。
由此可见,所谓“双重标准”归根到底是一种标准,就是美国利益的标准,就是以亲美还是反美划线。9·11”事件后,美国借机接连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两场战争下来,仗好打,民主却不容易建。阿富汗的“民主选举”是在美国大兵枪口下的选举,除了美国支持的人选根本不可能选出其他人,这样的“民主”实在没有说服力。
美国想把伊拉克打造成伊斯兰世界的“民主样板”,结果深陷泥淖不能自拔,伊拉克人民却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生命财产代价,至今仍然是暴力血腥事件不断。“阿拉伯之春”反映了西亚北非地区人民寻求变革、发展的愿望和诉求。美国对“阿拉伯之春”并非一开始就支持,因为变革浪潮冲击的多是亲美政权。美国的态度,经历了从茫然犹疑到看风使舵、从摇旗呐喊到大打出手的变化过程,前者体现在突尼斯、埃及的剧变中,后者则在利比亚冲突中上演,是否在叙利亚重演还要看。无论是见风使舵、选边站,还是动用飞机炸弹“支持民主”,说到底还是以亲美、反美划线,是为了顺势而为、摘取“阿拉伯之春”的胜利果实。
显然,如果把民主化等同于美国化与西方化这是荒谬的,如果不仅如此认为,而且不惜用武力或者用其他方式去推行,那么就是反民主的,实际是民主已经成为推行国际社会专制统治与霸权的一种工具与一根大棒。民主是什么?民主就是自由与平等。自由与平等是什么?就是相互尊重,宽容,允许有不同的选择和不同的发展。如果不能容忍不同的选择和发展,那就没有自由与平等,没有自由平等,就没有民主。民主不容置疑的是一种普世价值,因为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民族,没有一个国家不喜欢民主,喜欢自由与平等。民主是一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而且与本国历史文化传统密切相关,民主将依然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终结,但是显然民主不等同于美国化与西方化,对此认识本身就是民主发展的表现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