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海外网>>评论

邱震海:南海问题 中国究竟“打还是不打”?【3】

2013年07月17日09:34来源:海外网字号:

摘要:“中国崛起,美国重返东南亚”的格局下,美越这一对昔日的宿敌,则似乎找到了某种共同的战略需求。越来越多的内幕材料显示,美越军事合作正在向着超越双边军事交流、以某种双方共同的假想敌为针对对象的方向发展

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剧作里有一句名言:“是,还是不是,这是一个问题。”这句话套用到今天中国面临的南海风云上,竟然也被相当程度地浓缩为“打还是不打”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

如前所述,2002年签订的《南海行为宣言》十年来几成一纸空文,中国的忍让成为一些国家有恃无恐的契机;而2010年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越南首都河内的一句“我们回来了”,让多少东南亚的战略家们看到了一丝希望。

有一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还是要让我们回到2011年6月的“第十届香格里拉对话”的现场。会议第一天,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的盖茨在主题演讲中谈到美国因国内经济问题可能削减军事开支,但却仍将依然坚持对亚洲地区的存在时,会议现场出现了阵阵骚动。

曾任新加坡驻联合国大使的新加坡李光耀学院院长马凯硕直接向盖茨发问:“亚太地区面临的重大挑战是中国崛起,包括军事力量的崛起。请问美国在军事开支日益缩减的情况下,怎么向我们 – 你们在东南亚的盟友保证,美国将依然能保卫你们的盟友的安全?”

马凯硕的提问非常集中地折射了东南亚国家在中美两个大国之间的两难心态。众所周知,历史上,中国与其周边东南亚的关系就十分复杂。有人曾将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比喻成“大象与周围瓷器”的关系,那意思是说:大象只要稍一不慎,就可能将周围的瓷器踢得粉碎。因此,东南亚素来对中国抱有一种警惕与依赖兼有,而警惕似乎又多于依赖的复杂心理。上世纪中叶开始,东南亚又是美国在亚洲的战略后院。但近年随着中国崛起,东南亚也越来越多地发展出其“二元战略”,即在经济上高度依赖中国,而在安全上则高度依赖美国。

从中国地区外交来说,近十几年来辛辛苦苦的重要结果之一,就是成功地建立了中国与东盟的战略伙伴关系。“战略”二字,在各国的语文系统里素来都有着许多不同的含义和解读方式;中国与东盟的战略伙伴关系也未能幸免于外。中国与部分东南亚国家日益复杂的南海主权争议,基本上就从属于中国与东盟这一同样十分复杂的双边关系。这一本已十分敏感的关系,再揉进“美国因素”,准确地说是中国崛起背景下的中美地区互动,问题就更为复杂。

我在这里无意展开大段的国际关系分析。我所关心的,是中国民间将复杂的南海争端浓缩为“打还是不打?”这一简单问题背后的同样复杂的集体心理。

毋庸讳言,南海问题的尖锐化,某种程度上已将中国逼到了几乎没有退路的地步。“一个崛起的大国,居然对周围几个小国的挑衅手足无措”,这是许多人口中无、心里有的一个集体困惑。一个复杂的战略问题,在民间居然被演绎成为“打还是不打”这个一个简单的命题,这本身就折射了中国至少在南海问题上战略思维的缺乏。

然而,中国战略思维的缺乏,又来自何方?

(摘自《中国人成熟吗?》第一章)

(注:本文转载自“邱震海--凤凰博客”,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分享到:

(责编:牛宁、邹雅婷)

相关新闻 >

美图精选 >

国内国际台湾华人视频论坛

评论 >

图片 >

视频 >

国际 >

国内 >

娱乐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