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 正文

港媒:“和平协议”不能逃避【10】

2013年11月01日08:18|来源:海外网|字号:


  而此一“和平发展”的历程与果实,也使朝野认为,既然两岸不致干戈相向,和平发展所带来的红利亦称丰硕,则“军事互信”、“和平协战”等政治对话就没有迫切性,何况,马英九政府团队的民调支持度一直未见起色,此时再提政治对话,无异搬砖砸脚。

  最后,笔者以为中国大陆对政治互信、军事互信乃至和平协战,除对台部门有其一贯性的政策与论述外,军方(不包括退役人员)与外交部门的立场与态度,却未符一致,从策略观点言或有“一手软,一手硬”的考虑。唯台湾人民却因而认为中国大陆是“一手棒子,一手胡萝卜”的“统战”手法,并非真为“和平”,而是“统战”手法。同样的,台湾的“国会”部门与行政部门也有双头马车的缺憾,这虽是民主运作的必然,却可能使未来两岸政治互信、军事互信的建立增加难度。

  建立两岸军事互信机制的前瞻

  台湾旺报创办人蔡衍明八月初在“两岸和平创富论坛”⑧中,公开主张两岸可以先由国共两党签订和平协议,此一主张引起两岸热烈讨论,民进党大老洪奇昌则主张扩大经济、教育、文化、公共服务等层面的交流,使两岸在务实合作中求同存异,落实两岸和平发展的路线。洪奇昌并认为,此议前提是不能以“一个中国为前提”,是否由国共签订和平协议,必经看马英九的态度。

  一、马政府应恢复国统纲领

  笔者以为,两岸关系因国共内战而起,先由国共两党签署党对党结束内战的协议性文件,不失为可思考阶段性做法。唯党对党和平协议,毕竟不同于政府对政府正式的“和平协议”,否则必然在台湾引起更大的纷争,故而,此一议题在现阶段以民间学术机构、智库举办相关论坛为宜,且其参与人士不应也不能局限于国、共两党,笔者认为,相关论坛甚至应扩及关心两岸和平发展的国际友人,以扩大累积互信的效果。

  其次,笔者认为,马英九政府在主张“不统、不独、不武”的同时,应与时俱进,重新检视,以正面积极的态度,研拟恢复李登辉主政时期颁布的“国家统一纲领”,此一纲领虽非法律,而是由“行政院”院会通过的政治文件,但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具有开创性与未来性的影响。马英九如再透过相同程序予以恢复,并无法理上的争议,反而可为两岸和平发展注入永续的活水,开展中程阶段的新视野,为两岸关系积淀政治互信,并架构和平协议与军事互信的基础工程。

  二、两岸军事互信机制的基本原则与国际因素

  大陆国防部长常万全于8月19日与美国国防部长海格会谈中包括中美共同参加2014环太平洋联合军事演习与军事互信等未来军事合作时,曾提出以下基本原则:⑨

(责编:牛宁)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和平协议 和平发展 兵棋推演

热图>

最新热点>

90后辣妈大赛 网友分不清母女(组图)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地铁女乘客被摸胸10分钟 丝毫没有察觉(组图)

丈母娘不愿保持不正当关系 充电器线勒死女婿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京ICP证130063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