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 正文

港媒:“和平协议”不能逃避【2】

2013年11月01日08:18|来源:海外网|字号:

和平发展是一种状态与情境,但并不能保证大陆的飞弹瞄准的只是台湾少数的“台独分子”,并不能保证台湾大多数冀望维持和平现状的人民安全。事实上,共军与“国军”依然处于“平时的战争”(war in peace time)的对峙状态。①诚如台湾前“陆委会主委”张京育在《中国评论》发表的论文所言:“两岸双方的和平关系只是一时的权宜,和平并不稳固,所以不能站在长期的基础上,进行比较深度、广泛的制度性合作。”张京育指出“和平协议可以使两岸关系制度化、长期化,也可以为两岸终极关系的安排争取必要的时间和空间,也为两岸人民相互了解,和平共处,和平融合提供实验的进程和条件。”②由此可知,两岸和平发展不能只是政治口号的宣示,全世界的和平,都需要透过谈判,透过互信机制的建构,透过原本敌对双方认同文件的签署、仲裁与监督、保障机制的建构,才能达到真正的和平。

  台海和平发展的过程艰辛、繁复,是历史的、战争的因果,却不能视之为廉价的玫瑰花束。现在,台海需要的是和平发展之后的“和平巩固”,因为,和平发展仍有其不确定性、可变性;有人说,只要台湾不主张台独,台海就可维持和平;但什么是“台独”?“中华民国”是独台或台独?中国大陆自一九四九年十月成立后,即根本否认、否定“中华民国”的存在,是否违背事实?马英九呼吁两岸“不互相承认,也不互相否认”主权的论述,大陆可否接受?

  在台海和平发展的过程中,结束敌对状态的“和平协议”将是两岸政府不得不然、不能逃避的政治议题,而军事互信机制或是具有两岸特色的“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建立尤为必然。中共十八大政治报告中,亦对此议题颇多着墨。

两岸和平发展的历程

  从历史的脉络言,台海在1967年1月13日在金门上空发生空战后,大小规模的实兵军事对抗即不复见,金马前线的炮击、小兵力的捕俘摸哨或突袭骚扰行动,则至1979年1月中美建交后停止。在此之前,台海三次战争危机,均带给两岸严重的损害,国共双方均宣称各自代表“一个中国”。而在国民党戒严、威权统治下,台湾军民数十年来均深受“仇匪恨匪”、汉贼不两立的反共教育,任何来自对岸的和平议题,都视之为毒蛇猛兽般的“统战”,此一影响至今犹不能消弭。

(责编:牛宁)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和平协议 和平发展 兵棋推演

热图>

最新热点>

90后辣妈大赛 网友分不清母女(组图)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地铁女乘客被摸胸10分钟 丝毫没有察觉(组图)

丈母娘不愿保持不正当关系 充电器线勒死女婿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京ICP证130063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